净元法师:痴心梦语 第一辑

2024-12-21 21:09:552

2净元法师:痴心梦语 第一辑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一辑  导师  上净下元禅师  著  序言 感念佛德、心系众生  ─师父闭关召集出家众开示的一席话─  多年来无时无刻希望佛教能够重新振兴,一新世人耳目,能够代表世间光明的指引,给世间人带来无尽的希望,在这八年当中,师父透过修行,对于内心世界贪、嗔、痴烦恼的断除,下了一些功夫,也展开弘法度众的誓愿,在这当中发现修行度众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对自己尚且能够料理,但面对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千变万化,互相纠葛、缠缚之时,即感受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做到。所以在这八年中想了许多的事,也做了许多的事。想的,从当初的理想完美,然后越想越简单;做的,从当初极度的复杂,架构整个净土世界的蓝图,在一心中展现,慢慢的转换成单一的诉求。所以在这八年期间,师父创办教团,带领大家渡过许多艰辛的岁月,可以说每个人都很辛苦,但是一直做到现在,悲心还在,却慢慢觉察自己智慧的不足,以及因缘的不具足,有一种内外交迫的无力感从心中升起。这段期间以来,师父一直在思惟,也许应当要来闭关。虽然师父每天照样奔波,但是闭关的念头越来越强,所以这不是偶然的事件,这次闭关的目的非常的单纯,因为多年的教学不断的遇到瓶颈,众生表面上说要修行,实际上是有限,能够超越突破的了了可数,如果不断的讲修行,弄得大家到最后没什么意愿,这也不是办法。  多少年来,师父一直在为佛教找一条路,佛教再下去的路怎么走,从这个世纪已经要跨越另一个世纪了,究竟佛教是何去何从,是不是像俗人一样的过活,还是能够找出一个新的方向,来延续佛法的慧命,这是一个极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问题横在师父的心中,一直在转,但是因为每天忙碌奔波,没有时间停下来,太忙了,忙得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何况其他的事情。  现在师父发愿闭这次的关,也发愿为佛教的未来做一个真正的抉择,这个愿力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实践也不容易,但是比起历代的佛菩萨所发的愿,这又算是什么,只不过是沧海中的小愿力而已,这次师父发愿在闭关当中,把两千年来有关于汉语系的佛教经论,以及今人的作品,把他加以整理,当然这不是师父一人力量可以完成,那必须要很多人的力量来共襄盛举,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师父只是扮演眼睛的角色,带领大家来完成这神圣的使命。  正式新版藏经的完成,当然跟我们现在收集大藏经,那立场上有很大的不同,现存的大藏经他的立场是收集各家的学说来编入这套藏经里面,收集的越完备、越齐全、越有价值,而师父所编集的属于圣典的精华,也就是这二千年来,存在汉语系的佛教所出版的著作,不管是佛菩萨、高僧大德的,加以筛选抉择,把他整理出一个脉络来,指引后世的修行人,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去走,这种做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再没有人去做,古代的高僧大德作品已经读不完,再加上现代人的作品越来越多,浩瀚如沧海,那么将使佛教徒不知何去何从,外界的人士也不知佛教到底是什么,更是无从比较,所以就现在来讲,佛教看起来是兴盛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衰败的一个现象,像花团锦簇经不起风吹雨打,这是值得忧虑的事情,所以师父这次的闭关不是为了个人的生死大事,坦白说,有人闭关是为了了脱生死,以前师父闭关也为了了脱生死,现在了脱生死,对师父来讲已经没什么兴趣,那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生死可以穷尽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不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吗?了生脱死不管有没有办法达成,毕竟那不是我们修行人的事情,尤其是一个出家人,应该要发愿度众,发挥大慈大悲的精神来度化一切,而不是脑子里转得是怎么开悟的事情,否则的话,佛教将临真正的衰微。所以师父这次闭关,发愿尽此一生,乃至未来际,为众生来做这一件事情,这个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当中,因为教团因缘的关系,也无法做到完全的封闭,所以还是有开一些方便门,譬如说外处的讲经,以及每个礼拜的礼拜天办理会客,满足修行人求法的愿望。  (听完师父的一席话,长年来跟随在师父身旁的弟子,感受深刻,看到师父长期以来不眠不休为法忘躯,弟子们热泪盈眶,发愿追随师父,完成续佛法慧命的使命,想到多年来师父的教学法,溶入整个经典,这不就是菩萨的乘愿而来吗?)      八十五年七月六日  今天是掩关第二天,本想从昨天开始写日记,但昨天整日昏昏沉沉,彷若进入大黑暗处,感觉身子一直在漩涡里打转,设论“无明盖覆本心”,实莫此为甚。忆及四年半前的掩关,心境上大大不同,何则?上次掩关,心结未开,胸襟不展,著重于破解迷团;这次掩关,乃是观察度众的因缘不熟,种种资粮皆不具足,为了成就本愿,拔度更多的众生,所以决定以掩关方式,缔造不思议事。其次,常年劳碌奔波,肉身早已不堪负荷,唯因悯念疾苦众生,不忍稍事歇息,亦趁此时,略作调养。  熟料一入关房,即碰著业报现前,头痛、下痢、全身无力,虽勉强坐禅,仍抵挡不住业力的催迫,始知功夫退转,令人心惊胆颤。重新检省,自我惕厉,真丢人现眼呀!何以面对殷殷企盼的弟子们?  下午时分,头痛、腹泻已减轻许多,当头正痛时,即强迫自己坐禅,上完厕所,亦赶紧上座,终于病苦逐渐消除。修行,毕竟要靠意志、耐力!  写一篇“圣典精华编撰缘起”      八十五年七月七日  昨天头痛、下痢刚结束,今天汗疹又来扰乱,痒痛不已,真是业障深重!  下午一时三十分至四时会客。先请德宗召集出家沙门,向彼等讲解此次闭关的因缘及提出六种鉴定修行阶位的办法:  (一)悟性层次─属于般若智的明度,如论中说“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修行人一念起修,虽未成就圆满佛道,其心体之一分已远离妄念,如拨云见日,故登始觉位。从始觉到究竟觉的差别,只在于对心的根源有否澈悟,如果有,就是究竟觉,没有,就是始觉。由此可知,相似觉(二乘及初发意菩萨的境界)、随分觉(法身菩萨的境界),不过是始觉的粗细浅深相的变化而已。而悟与不悟,即为觉与不觉,一念悟,名始觉,一念不悟,名不觉。既然始觉非究竟觉,则其觉体仍含著不觉的成份。修行人由凡入圣的过程,正是觉体明度的因果关系。  (二)悲心显发─属于慈悲心的量度。悟由般若,成佛的根本却在慈悲。如释禅说:“菩提心者,即是菩萨以中道正观诸法实相,怜愍一切,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此乃经中“以大悲为上首”的深义。  (三〉僧团和合─僧团是上求下化的基石,僧团的和合与否,一则关系个人修行的成败,一则关系弘化的成败。  (四)领众能力─僧,负有统领大众的重任,此非如官场或部队之主管与部属的关系,而是为了度众而领众,其身份在亦师亦友之间。  (五)胸襟气度─此包括私欲的多寡、贡高我慢心的有无、识见的深浅及包容力、精进力等等。  (六)待人处事─修行人的交接应酬,送往迎来,即是佛法与生活的融合,不可如俗人办事一般见解,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依这六法综合评鉴,将很明显地比对出修行的阶位来。唯评鉴者本身若无道眼,把我见当做般若正见,岂非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之讥?       八十五年七月八日  完成“圣典精华编撰缘起”的初稿,全文如次:  修行悟道有两个方法,一名禅定,一名智慧。  禅定,首重安心、净心,而智慧即是理性的思惟。没有智慧的禅定,就像草木石头,纵使历经千万长劫仍旧痴迷;没有禅定的智慧,犹如风中烛火,转瞬即被吹灭。止观说,禅定和智慧好比那车的两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因此,一位从事佛法教育的沙门,所秉持的理念,即是内修“定慧均等”,外弘“悲智双运”的菩萨道,非以神怪或渺不可及,无法在现世实践的言辞惑乱众生。  当然,禅定与智慧很难立即体证,它是经由正确的教学设计,从“定的修习”,进入“对内心的观照”,反映成“对事物的观察”,再回归内心的“分析与思惟”,到达“正见的获得”,整个完备严密的训练,精进不懈而终于成就。  上述过程,绝非个人独力可及,它需要具足许多善因缘,并有外护、同行、教授三种善知识的协助和引导。外护,指认同修行人,将护修行人的护法;同行,是和修行人共处一地、共修某法,相互砥砺道业的同修者;至于教授善知识,一般常误认为是依止的师父,实际如三藏经典、历代高僧大德的言论及行仪、自然界的变化、人事无常,都可称做“明师”,所谓“师之明不明,在于心之明不明”,善知识的信求,全凭修行人现前一念心的信可!因此,修行人若始终依止一师,且一味地依师所教,不敢稍加逾越,其胸襟识见将受局限,对于“法”,不能有超拔的悟证。此乃古人除了“依师”之外,为了拓展视野而行脚天下,为了汲取佛法奥义而 览群经的原因。正如起信论说,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  这种“依师”、“行脚”、“研经”的模式,几乎是佛子修学的惯性思惟,但时至今日,究竟代表什么意义呢?于兹叙明如次:  一、依师─佛在世时,依止于佛;佛灭后,依止道眼明师。现在的佛教,除了传袭浮滥的法脉派系,谁是真实的悟道者?谁能示教利喜,令诸众生断烦恼入涅槃?  二、行脚─古时,有祖师开山立宗,竖法幢,击法鼓,吹法螺,凡来求问的,给予当头棒喝,就算不即刻明心见性,至少也能沾些法益。而其依止的师父,亦常劝弟子们多多行脚参访,不可划地自限。今日山头林立,无非赶经忏,大事铺张,或澈底违背佛制,建大寺庙,搜刮民脂。如今再想行脚天下,恐将磨破鞋底,花尽家当,而一无所获了。  三、研经─既然“依师”与“行脚”已非最佳修行途径,那么“深入经藏”以图“智慧如海”,或许是现今佛子最稳妥合适的一条路。换句话说,即把“依师”、“行脚”、“研经”三者整合,成为特胜方便的法门:(一)从研经的心得,绎出依师的观念;从依师的期盼,趋向研经的专注与真诚。(二)于研经之中有行脚的体验,恰是“卧游无边佛海,浸YIN绝妙法味”,岂非竖超三界,断前后际的事?  所谓“欲入佛门,先闻佛言”,研经的原则既定,却要从何著手呢?回顾二千五百年来,佛教的宗派纷起,法筵鼎盛,其有形诸文字,载于典籍的,可说琳琅满目,浩瀚无比,常令初学者望而兴叹,难以取舍。总括佛教有关的典籍作品,大概可分成五类:  第一类─佛经(包含律的部份),即俗称“世尊亲口”的文字记录。如四阿含、般若、华严、法华等。  第二类─菩萨论典,由历代菩萨所述的专论。如弥勒瑜伽师地论、龙树中观论、大智度论。  第三类─高僧著作,由高僧大德撰写,发挥其个人创见的作品。  第四类─佛法概要,由高僧或凡夫僧或居士汇编,介绍佛法基本观念,或作修行入门的指引等文章。  第五类─佛教史,由治史的学者所考订撰述的佛教发展历史。  另外,有一种是依经论注释,或搜集名相注释的著作,未予分类,在此附带提及。  如用审慎客观的态度来探讨,第一类的佛经是否世尊亲口,迄今仍旧无法分辨。盖以佛经结集与用文字明载之确定,大约有二百年的时差,而各部派陆续传出的圣典,其文字内容均有显著不同,却率皆远推世尊为本师,自承接到真正的法脉,实令学者更加迷惑而无从抉择。因此,今人之研读佛经,倘置“是否为佛说”,当做信与不信的依据,而非以佛教的根本教义及“法”的真精神为定夺,诚愚痴至极!  其次,关于菩萨论典,一般学者屡有“依经作论”,或集多部经综演成论的看法,这也是十分偏狭而不切实际的。世尊曾说:“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我未说法,如大地土。”凡是宇宙人生不变的真理,不论由谁来宣说,都应该一样的。菩萨的果位,虽不能与圆证三德的佛陀相比,但菩萨的分证三德,却具备了觉悟真理的一分,其“发前人所未发”、“代理佛位,以转*轮”,的确不可轻忽!因之,经与论究竟何者较正确,若从历史的眼光作分析,是无法一厢情愿地判别的。  至于第三类的作品,均属各宗派祖师或其派下高僧的见地,其宗派色彩已十分鲜明,如学者一入门即涉及此类,认作佛法唯一的准则,恐易受其束缚,影响后来对他宗的理解方式与好恶之心,这是最要不得的事。  比较踏实的作法,是先读第四类和第五类,一面掌握佛教的历史沿革,与其在时代环境变迁中,如何分化、融合与发展,才不致对现存“汉译经典”,怀抱著神秘的妄想。另一面,从介绍佛法的文字中,了解佛法的内涵及各宗派异同,提供学者依自己的机缘和兴趣,再去摄取经论,及宗派祖师的修行要诀。  这样,用理智的态度看待佛教,才能避免争辩哪个宗派究竟?哪个法门殊胜?诸般幼稚而毫无意义的问题,弄得进退失据,如地五里雾中。  “圣典精华”的编撰,即是以大悲愿肩承修行人研经的圣命,企图将传统式的藏经,转型为二十一世纪的藏经,带领佛子一步一脚印地,登堂、入室,得窥佛法宝藏之奥。在本书中,将二千年来汉语佛教典籍,依前述五类作有系统的筛拣,辑成一部教学、自修、珍藏均宜的佛学巨构。  有关本书编辑方式、内容介绍,及由胜缘结合的编读情谊,将留待其他篇幅说明。期盼本书的出版,能为一切众生开启成佛的大门,为世间重燃一盏遍照无碍的法灯!       八十五年七月九日  ※衲僧掩关原因,乃是发大誓愿,要为二十一世纪的众生编一部实用的佛学丛书─“圣典精华”。因事涉重大,非掩关不足以成事。如三年无法将纲要就续,则不出关。  ※众生实在太可怜了,一辈子迷迷糊糊地过日子,还要受尽一干世俗僧的欺瞒,拿那些与佛教全不相应的迷信东西来收刮财物,去盖金碧辉煌的大庙,或自己享乐。为今之计,就是把大藏经中的泥砂冲刷一下,把历代的佛学作品筛一筛,整理出有系统的思考方式,才能协助众生破迷解惑。       八十五年七月十日  将关房题名“痴心斋”。痴,有三义:  第一,妄想义,如痴心妄想,痴人说梦话。形容一件事情根本做不到却还想做,或者不是真实事物却把它当真。  第二,愚笨义,如白痴。表示一个人智能不足。  第三,专注义,如痴情,意谓情有独钟,绝不变心。  兹名“痴心”,即明白表露衲僧对佛法的正心真诚,尽未来际,此心不渝!       八十五年七月十一日  掩关,自古以来对佛教界的出家沙门是一件要事。因为并非每位沙门都有胜缘能顺利掩关,也并非人人都有掩关的资格(如缺乏坚忍的意志力、身心不健康、未具佛法正知见等,均不适合)。况且,掩关之后,也不表示已经开悟证道,从此可以坐道场、转*轮了,说不定还弄得灰头土脸,人生愈走愈下坡(像民国六十几年,某法师在六龟掩关,听说要进关房时,市长还亲自护送,道贺的花圈排得很长。结果呢?三年期间纠纷迭起,困扰不断。三年之后,道业未成,甚至自己过去创下的基业差点掉了。本来该位法师还想继续耗,继续作掩关的妄梦,经旁人点醒,才终于无奈地出关。这即是因缘不具足,所产生的问题)。  所以,掩关虽言殊妙,至少要进去之前先把前因后果思考一下,脑筋清楚了,再进去也不迟。现在,衲僧自然是心里明白的:  第一、教团刚起步,基业尚未稳,这一掩关,会不会把教团掩入泥土里,关门大吉呢?事实上,这世间哪样东西是真?哪样东西带得走?衲僧乃出家沙门,贫得连立锥之地也无(昔赵州和尚说: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连立锥之地也无),还需什么教团呢?如今建立教团,只不过为了方便度众,这不是衲僧的产业,也更不是众生的,这叫做“因缘和合”呀!  第二、有句话说─﹝建水月道场,作空花佛事,降镜里魔军,度如幻众生。﹞衲僧不掩关,镇日里抛头露面,风尘仆仆地奔波,名曰“度众”,其实与一般俗人劳碌奔忙又何异呢?现在把关一掩,心一定,澄明透澈,岂非观照大千更加详晰,审视因缘尤其分明?更能细细思惟,有条不紊的架构出如何度众,更有效益的蓝图!因此,掩关与否,只不过是表面的现象,而因缘的滚轮仍旧如幻如化地往前滚,一切都似空花水月,却又何须挂“心”呢?亦有云:菩萨为度种种众生,示现种种稀有难得之事。今之掩关,或许正是如此!  晚上,到禅日精舍讲“根本禅修学法”,来听讲的有一些新人,这表示精舍在嘉义地区已逐渐受注意,是一件好事!多年来,嘉义区的学友惨淡经营,从九年多前从事急难救助,帮助贫困开始,一直到去年元月成立精舍,正式迈向修行之路。从对佛法一窍不通,终日与酒为伍(这是刚成立时,大部份学友的真实情况)的草莽人物,到现在有的戒烟戒酒,有的减少交际应酬,甚至携家带眷来精舍修行,佛法真微妙呀!       八十五年七月十二日  真是心想事成!自宣布掩关,最感困扰的就是台南市警察局的人生哲学课程,因这门课程从四月排到十二月,每月有三次,合计要上二十七次,五十四堂课。如依正常状况,应该还有十八次,而今天才不过是七月份的第一次。当早上九点,后勤课郭先生开车来载时,在车上就一路想著:究竟要用什么理由来辞掉这门课程,因为还要跟外界接触,有失掩关的精神。但总不能用掩关来作说词呀!人家是公家机关,哪懂得佛教的修行?况且这是答应对方的事,而警察局也发了正式公函过来,列入    八十五年度训练计划之内了。想来想去,也没什么高明的办法,甘脆把念头放空,不管他了。  结果,上课结束后,训练课的温先生向副秘书长真离说:“因为警察人事变动,处长、局长都换了,所以    八十五年度的训练课程重新调整,师父的课程就到今天结束,以后如有排定,会再连络。”当副秘书长把消息用纸条传入关房时,的确令人大吃一惊!到底是佛菩萨庇佑呢?或者掩关真有不可思议功德?  这些不用瞎猜了,赶紧递纸条给秘书长德宗,叫警察局不用再排课程,才是正经事!       八十五年七月十三日  ※读真华法师所写“行化杂记”,其中有一篇“环岛侍游日记”,是作者陪印顺法师旅游的记载。在第一四五页提到圣严法师与作者的对话:(圣严)说:“今天老法师给我的开示太宝贵了!这些问题如果到藏经里去找答案,起码要费一年的时间;尽管我对老法师的思想不能完全赞成(我没有问他不赞成导师的哪一点)。然他老这种‘以佛法研究佛法’的精神,使我万分敬佩!”又另一段,圣严问导师(印顺):“演培、续明、仁俊等法师都亲近老法师多年,但他们似乎没有一个与老法师的思想相同的,我觉得很奇怪!”文中,真华法师引用印顺的福严闲话说:“关于我(印顺)的教学态度,一向绝对尊重自由的: :这是我的一贯作风,绝非耸人听闻之言。因为我自觉到,我所认识的佛法,所授于人的,不一定就够圆满、够理想,因此,我从未存心要大家学得跟我一样。众人的根性、兴趣、思想是各各不同,勉强不来的,大家所学只要是佛法,何必每个人尽与我同?”  兹依右文之意,分析如次:  一、圣严说:“今天老法师给我的开示太宝贵了,这些问题如果到藏经里去找答案,起码要费一年的时间。”在此有三个疑点:  (一)印顺的开示固然宝贵,但拿来跟“到藏经里去找答案”相提并论,未免太过夸张。因为印顺虽把大藏经看了三次,也不可能完全看懂。(说真的!衲僧对于大藏经几无一卷看得全懂,毕竟那都是前人心里的话,不是吾人自己的话,所谓“人心隔肚皮”,况且自己又非大澈大悟的人,哪能“以心印心、以佛证佛”呢?)其次,每个人看书的理解方式不同,如圣严自去找藏经,或许会得到与印顺完全不同的答案也说不定,因为圣严虽表面请教了印顺,但“对老法师的思想不能完全赞成”,可见两人尚有一段理论上的歧异。既然连面对面沟通,都会意见不同,则圣严和印顺如看同一部经,也应产生不同的论点。所以这和是不是要一年或多久的时间,完全无关。但以印顺做学问的态度及找资料的方法,提供圣严一些入手处,使其有所启发,乃至于节省自己摸索的过程,这应该可以成立的。  (二)印顺主张“以佛法研究佛法”,即是依缘起的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或称一实相印)去探究法的本质,这个理论基础的确是很好。问题是,从古迄今的高僧大德,及无数的修行人有几个做到了?尤其目前的佛教界,究竟谁真的这么做?原因何在?大家都要生活、要更多的信众护持、要盖一间比一间更大的寺庙,如果讲真话,岂不喝西北风?因此,所谓“以佛法研究佛法”,可说闻之者众,而行之者寡。若能做到完全澈底,也只好去问世尊:那个不要命的疯子是谁?  (三)圣严以亲近多年的演培、续明、仁俊,似乎没有一个与印顺的思想相同质疑,虽然印顺并未回答,而由真华引“福严闲话”作证,表明印顺的自由学风的理由,惟此论点应是站在“做学问”的立场说的,如站在僧团和合,尤其像历代高僧创建教团的立场,岂非本末倒置?盖出家沙门虽非搏取权位,但出家沙门除了自行,尚须化他。自行,只要一间遮风避雨的茅蓬就够了,甚至可以“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而化他却不行,首先,要建立丛林(不一定富丽堂皇,至少能提供十方大德参学时使用方便),其次,要有和合的僧团担任执事(和合僧团依六和敬─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理和同证、利和同均为准则),更要培植具有恢宏的胸襟器度,及卓越的领众能力者,作丛林住持和尚的辅弼,如此才能发挥悲济众生的效果。综观印顺一生,清则清矣,高则高矣,博学多闻,廉洁自守,于当今教内,殊堪赞许,然而格局太小,器量不足,使其一生著述的流传,仅及于学术界或有志研究佛法的知识份子,而一般的佛教徒仍旧用自己的方式在修行。你问他认不认识印顺?大部份会回说:不认识!问他认不认识星云,那恐怕连乡下的农夫都知道,试想,别人都不知你是谁了,你的见解多高明又有何用呢?毕竟曲高和寡呀!   另外,福严闲话中提到印顺不敢勉强他人接受自己思想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自觉所认识的佛法不一定够圆满。  第二、众人的根性、兴趣、思想各各不同,勉强不来。  这第一点尚情有可原,而第二点却有些混乱。因为佛法的教育是“应病设药”,所谓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及究竟悉檀的诱导,从“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方便接引众生,慢慢地趋入“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即佛法教学设计的胜妙处─或权实并进,或先权后实,或因机缘不熟而惟权无实,或对利根而舍权显实,这才是佛法的自由学风呀!  有句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印顺的为人师,其实儒家思想的成份恐比佛教思想还浓吧!  写到这里,突又想起一件事,佛法讲求实证,一位悟道者是绝对能观机逗教,因势利导众生的,所以悟道者应该没有教导自由不自由的问题,也没有勉强不勉强的问题,更不会坚持大家所学的一定是佛法(因为众生弄不清楚自己所学的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至于印顺,自认对佛法不够圆满理想,假使因‘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之过,其一生“游心法海六十年”也许都不是佛法亦说不定,又怎能要求别人所学的一定要是佛法,而且还须‘以佛法研究佛法’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评论他人思想,光从文字语言去理解对方是不足的,甚至写评的人本身,其欲表达的意见也无法完全呈现,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无明”吧!  ※今天下午,台北紫微禅精舍陈老师率十余位居士来访,因早在衲僧掩关之前,已答允接待对方,现在由于不方便,所以交待德宗处理一切接待事宜。德宗很细心的安排两天的行程,及接待人员。下午二时三十分,来请衲僧开示,并接受请法。       八十五年七月十四日  今天有居士僧团禅修班师资培训的课程,第一堂课由衲僧开示,跟学友谈及此次掩关的因缘,实眼见当前佛教的怪现状,第一、一般佛教徒口中的高僧,无非是懂得宣传,寺庙建得大的,与这位师父有没有学养或真参实证无关。第二、出家沙门为了建大寺庙,到处举办各种法会来赚钱。结果寺庙愈建愈大,名闻利养愈丰,而佛教的内涵日渐拙劣驳杂,精神日渐丧失,空有佛教之名,却和一般的神教活动差不多。第三、佛教徒(包括出家和在家)被种种“外显佛教,内行外道”,的假象所蒙蔽,早已思惟颠倒,认贼作父,不识佛教的真面目了。  因此,衲僧发愿掩关的目的,非比昔日高僧掩关,悠闲自在,不染世尘,过著隐士的生活;而是十分世俗、有所为、野心勃勃的心态。美其名为“掩关”,充其量应叫“闭门造车”吧!只不过衲僧不是造车,而是造书!于此,自立一课程表:  一、撰写关房日记。  二、早晚坐禅经行。  三、整理佛教典籍。  四、编著佛学教材。  五、编著禅学教材。  六、撰写一些杂文。  关房日记另有一名,叫“痴心梦语”,因衲僧将关房题作“痴心斋”之故。本来,世俗人写日记属于私密,绝不肯公开给人知道,但衲僧一介方外之士,无牵无挂,没有私密,且于二六时中,心系众生,常思拔度一切众生疾苦,不为自身企求安乐,也就毫不避讳了。依衲僧的想法,关房日记每月出一本,能大量流通当然最好,不能的话,一干教团的学友至少人手一册,一方面作纪念(由衲僧亲题“痴心梦语”名称,并盖上刻有“沙门净元”字样的朱印),一方面或多或少从日记里获得一点佛法的利益,则稍堪安慰了。  坐禅经行乃禅者日课,不可以任何理由废止,更不可懈怠不行。惟此次著重于写作,每天写个几千字下来,又加上要阅读许多书籍,大概没剩多少时间了。所以只能利用早起和临睡前的时段坐一坐、走一走,其余的,就暂且另入“文字三昧吧”!(自我吹捧一番)  整理佛教典籍是掩关的重心,不但耗费心神、体力,而且更要有雄厚的财力作后盾。因一则从古迄今二千年所译的或所著述的佛典已非常庞杂,不但整理不易,而光要采购相关图书资料,即所费不赀。衲僧计划在三年之内,把欲编撰的“圣典精华”大纲完成,甚至还可开始出版,毕竟这是衲僧今生的弘愿呀!  佛学教材虽有人写过,但至目前为止,似乎尚无一套比较完整的、阶梯式的教材,作佛学院课本或一般在家居士自修之用。衲僧亦自甘投入这种基础教育的建立工作,期望对初入佛门的人,或想进一步修行的人,有些许的助益。  禅学教材算是比较冷门、艰难的问题,其涉及的争议关键有两个:一、定境的鉴别方式,二、悟境的印可。本来,佛教讲求修行,不是做学问,所以定境和悟境应该可以证明、可以成立,但定悟由心,是自觉自证的,若非佛菩萨或道眼明师,谁敢自称开悟者?谁又有资格为他人印可?因此,衲僧编著的教材,不做争议的开悟问题,只把禅学的方法技巧,从基础坐禅到参禅要诀,较有系统的整理,附上图片及教学课程的设计,使有志禅学的修行人,能一窥禅门堂奥。倘或机缘殊胜,得遇大根器的来参学,终于见性成佛,岂不美哉!  末了,尚有空闲时,写几篇文章,出几本杂书,如“读书札记”、“法味茶香”之类。算是菜单齐全,色香味都具备了。  右项课程看似简单,真要实施诚非易事。因平均每天写几千个字,又读书,又坐禅,几乎是不眠不休。不知如斯掩关三年,究竟滋味如何?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欲自己求安乐。今生今世,乃至尽未来际,让衲僧也能燃一小烛,点亮千年暗室吧!  ※德宗于中午来关房传话说:慧空烧尚未全退,头会痛,吃东西想吐,吃了西药全身发冷,去成大医院检查及打点滴,又带去苏内科都查不出病因,不知要如何做?于是立即交待去给高雄杨医师看看。到了晚上,德宗又来回报,是得了A型感冒,吃了杨医师开的药,情形已改善。  慧空者,七十四岁老人,三年多前因某特殊缘故(事涉隐私,不便叙明),由德峰前往其家中探视。当时,德峰看到一孤独老人,住在一间里里外外都破烂不堪, 陋无比的违章矮房,德峰心生怜悯,立刻派人接他来寺,本来是想帮助他能安度晚年,不意他却十分勤劳,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在这三年多里,致力教团各种建设,可以用“鞠躬尽瘁”来形容,比一般年轻力壮的人还更有效率。今乍闻病苦,内心实感忧虑,祈愿慧空,长命百岁!       八十五年七月十五日  ※佛教有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本来布施的功德应以发心大小而论,不应以类别而论的,但如仔细分别,仍以法施的功德最大。法华经说:“一切供养,以法供养最。”正是此意。  为什么法施的功德最大?有句话说:“你要救他的人,先救他的心。”财施、无畏施以救身为主,法施是救心,才是根本。如救了某人的身,却不救他的心,可能将来危害世间,所以行财施、无畏施时,行者一定要有般若智,能看清楚布施的对象,其心性如何?尔后会不会有祸害?否则,胡乱布施的结果,岂非助纣为 ,使世间更加浑浊?  至于行法施则不然,护持正法道场,印经或高僧大德著作,常以佛法劝人修行,必能使世间更祥和,人心更清净。可说功德利益最大,其回馈于施者的,即是安住实报无障碍庄严的净土世界。此果报绝对是不虚假的。       八十五年七月十六日  ※果报都是自己造成的。你只要看看自己的个性、脾气、欲望、说话的方式、思考的方式,和遇境的反应,就知道自己是谁了。  注意!果报不是专指世间的善恶报,它包括出世间的成就!  ※早上,收到龙树庇护中心送来的现场教学相片,内心感到十分安慰。圆行学友的确有悲心,任劳任怨,不计一切地克服困境。  龙树庇护中心是衲僧比较外行的服务工作,所以各项筹备事宜,均靠圆行自行张罗,在缺乏人力、经费的情形下,终于顺利开辨了。  衲僧虽主张佛法是自力的,不是他力,但看到这群一出生就智能不足的孩子,不禁也要祈求佛菩萨慈悲救护,让他们的业障早日消除,恢复正常的身心吧!  同时,更希望发大愿行菩萨道的圆行,能坚持到底,把庇护中心的业务办得蒸蒸日上,将来收容更多苦难的孩子,减轻社会的负担,减少家长的痛苦,除灭孩子们因业报现前所生的不安定和折磨!加油吧!  ※某学友于办任何事时,常指称他人不愿沟通,不愿配合,或批判对方无能。但根据了解,几乎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说,该位学友简直不可理喻,完全无法沟通。衲僧曾私下多次与该学友谈话,也有许多学友来跟衲僧谈过该位学友的问题。其症结所在很单纯,即是:(一)对于上级的指挥常不认同,也不接受沟通(除非好言相劝)。(二)自己还硬要以上级的立场强制下级做事,如下级不接受,即指责别人不接受沟通、无能。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弄得身心交疲,不知如何是好。  衲僧常说:“这世间有八万四千众生,即有八万四千众生心。”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又怎么可能要求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样呢?像该位学友一直强迫别人接受他的意见或建立相同的思考方法,却又反过来不接受别人给他的,不知他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子,那谁听谁呢?岂非一团混乱吗?须知!这世间为什么有纷争、有是非?都是人人坚持己见,不肯放下的缘故。假设大家彼此谈论某件事时,能心平气和的倾听对方的意见,轮到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也能万分恳切地说:“这是我的建议,提供给你作参考,如果你觉得不妥当的话,我们可以再重新研究。”如此沟通会发生冲突吗?纵使两人的意见差距太大,也应该委婉地说:“你的意见很好,可见你的确很用心。但我的意见和你的似乎有一些差距,是不是来请示一下呢?”如此沟通会无法协调吗?  这位学友心地非常善良,做事认真负责,又肯用心学习,最重要的,是精进修行,许多人无法和他比。但是,如用世间的标准来衡量,才能平庸、心胸狭窄、脾气爆躁。好了!现在的问题是:  (一)心胸狭窄,无法容纳别人,以致自己看不见自己的才能平庸,比不上别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而阻碍了向别人学习的机会。(衲僧曾说:“一切众生皆是善知识。”只问你认得不认得,如果不认得,就算世尊在眼前,也会当做丈六老比丘了)。  (二)脾气爆躁,常与人冲突,使自己心地善良的本性隐没,甚至让人误解其为心地险恶。真惨!为什么好人难出头?因为好人是你自己说的,别人没感觉啊!当你责怪别人看不见你的时候,请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把自己抹得一团黑?为什么不做一个发光体?  (三)无法与人沟通,却满脑子认为别人很难沟通,完全掩盖精进修行的特质。想想看!连最基本的沟通技巧和观念都没有,怎么和别人沟通呢?反过来说,纵使别人要和他沟通,也几乎没有机会啊!在这一点,是完全违背修行原理的,所以才没有人了解他也在修行。(不过,衲僧和该学友却很好沟通,因为该学友对衲僧非常恭敬。)  真正的修行是“藉事练心”,只有从生活中、办事中、以及交接应对中,澈底的放舍身心,不被境界所转,不受妄想迷惑,才能破除无明,消减业障,达到安乐解脱!期望该学友学会“制心”的工夫,先把自己安顿好了,至于一切音声表相的事物,与己何干?由他去吧!       八十五年七月十七日  ※众生的无明妄想,造成了身口意三业,而三业的力能不断地推动,更强化无明妄想,因果循环,犹如一个无穷无尽的漩涡,这个漩涡就是“黑洞”。从望眼镜看见的宇宙及黑洞的存在,完全依著正报的身心所生的无明妄想而起,如无明妄想一灭,则众生依报的宇宙必将消逝,也就是不再有黑洞,也没有星系的生成与灭亡,没有幽冥暗影,没有纷扰苦恼,一切都是清净、光明!这才是真正的净土!但是,这种世界不是外来的,是由自心创造的。毕竟,无明属于自己,清净也属于自己,无法与任何人共同承受呀!  ※圣严法师“禅与科学”第一篇“禅的本质”中,有一段话说:“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  这种说法恐会引起误解,以为“语言本身不是禅,与禅无关”,实际上,如有研究语意学及声韵学的人,都知道语言有无限的生命力,并非只是文字与音声而已。因此,一位真正的悟道者,其所言语,当下全体展现禅机!       八十五年七月十八日  ※下午,德宗提录音机来关房,播放“法性宝林之歌”,旋律优美动听,十分感谢该音乐家。(这位音乐家是能津学友介绍,忘了请教芳名)  法性宝林之歌是衲僧于五年多前,创立教团所写的词,一直在等待机缘成熟,有人来协助谱曲,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法性宝林之歌  道场锻炼无我  布施培养慈悲  依归道场修学佛法  使人心灵境界提升  从事社会福利工作  使人心量广阔无边  道场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是人生之旅的方向  而慈悲如大车  安稳地运载众生  驶向目的地  ※交待德宗写一份通启,告诉学友,衲僧拟自八月起讲述大乘起信论。本论是衲僧最喜爱的一部论书,所以想利用掩关期间一面讲解给学友听,一面当做自己复习。  ※德宗传话说:明天开始,一连三天要在圆觉寺办夏令营,怕大家出了状况时不会处理,所以要进去看一下,晚上才回来。又说:慧空在根本道场养病很无聊,不如带他一起去。  德宗的根机甚利,办事能力强,反应又灵活,而且十分慈悲,唯其缺点是粗心大意,常自恃己能,而鲁莽行事。此缺点若不改进,将影响成就甚钜!       八十五年七月十九日  ※重读镰田茂雄写的“中国佛教史”,愈感到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佛教史只是一些拼凑的东西,完全没有治史的理念,也缺乏真正的佛学素养。镰田氏身为日本人,却比中国人研究自己更客观。最重要的,是本书完全不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于破除佛教界的迷信方面,实有很大的帮助。兹将本书录于此:  书名:中国佛教史  著作:镰田茂雄 译者:关世谦  出版者:新文丰出版公司  ※刚掩关的第一天,觉得有一点兴奋,心里想著,终于可以做一些应该做的事了。  第二天,发现浑身不对劲,就是说不出哪里不对?到了晚上,才看见有一股力量拉著衲僧往外冲,于是仔细观照这股力量的因果关系,原来是多年忙碌,四处奔波,早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了,如今突然不出门,也不跟人群接触,不意造成这么大的反弹力,真正是“业力不可思议”啊!  到了第四天,已明显减弱力道,现在,又想著最好不出门呢!可怕!可怕!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日  法性宝林成立迄今,一向采行随遇而安的方式,衲僧不想建大庙,让众生看得眼花撩乱,把催眠式的陶醉,看作入定参禅,或美其名叫“与佛菩萨相应”。更不想成为国际大师,仿若已度化了四生六道,令彼等当作神明来膜拜。衲僧想做的,是接引有缘的人,辅导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心安、快乐,觉得人生还可以过,觉得未来的确不是梦。当这些受教育的人有能力了,也能再去接引更多人,积极不断地创造一个幸福圆满的世间。  因此,数年来,教团在默默的耕耘中,一天天的成长、茁壮,全体的学友们,不分出家或在家, 手 足打拼,此种赤诚的心、无私的胸襟,常使衲僧万分感激,毕竟弘法利生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做的!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一)对境时,永远都是别人错,自己不会错;思惟时,别人的才能都很差,自己永远最优秀。这是坚固的我执,不是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常见人善,常见己过。  (二)一位修行人于二六时中,如只见境界的人、事、物,看不见自己的起心动念,那将比没修行的人更鄙陋。  (三)今天下午会客,发现炎月也来了。炎月一见到衲僧即刻顶礼三拜,而且痛苦失声,令闻之者动容。  在谈话中,衲僧提到两件事,第一件,推动衲僧掩关的力量为何?第二件,什么是功德?  多年的教学,发现当今的佛教徒懂佛法的非常少,大部份连皮毛都谈不上,只会讲几句口诀,然后就一味地坚持非往生西方不可;少部份的读了一些佛法的名相,或几本佛书,即自吹自擂,以为佛法宝藏全在其中。因此,教了几年,耗尽心力,结果发现比世间俗人的“代沟”更严重的症结,即“语言不通”。佛法的理念要使用世间的文字、音声来形容,根本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有些虽然类似,仔细审查,仍是不同。  衲僧于佛法稍微体悟,但方便智尚嫌不足,生杀予夺的掌握未达火候,所以在传法时,难免捉襟见肘,有黔驴技穷之叹了。这是推动掩关的力量之一,亟欲充实学养,突破思考的瓶颈及面对众生时的困境。  其次,讲经者各出手眼,令人无所是从,但大抵将佛与上帝划上等号,有求必应,信者得救。到底上帝有没有这份本事辜且不论,至少佛菩萨绝对不是全能的神,他们是人,具备完美人格的人。他们自己得了究竟解脱,也要教导一切众生证般若智慧、究竟解脱。但是,无始以来,人自己造了无量无边的业,这些业,全都要由造作者自己承受,佛菩萨绝对不能帮你承受,也不能帮你消业。佛菩萨只能教你方法如何减轻痛苦,像念佛、坐禅、拜忏即是,却还无法免除业报。  现在这般讲经者,把所有的责任全往佛菩萨身上推,反正你只要信、只要念,则一切平安、万事如意。今生没希望的、苦不堪言的,没关系,将来往生净土就成了,就大放光明、快乐极了,而且,不管你造多大的恶业,在净土世界里是不会发露的,所有的业种都自然消失,直到成佛,再回娑婆世界来度众。请问:这不是上帝的信仰吗?佛教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讲自作自受,所以世尊要头痛三日、舍利弗病不离身、目犍连被打成肉酱、六祖惠能出身贫贱、虚云老和尚被红卫兵折磨、谛闲大师家破人亡等,历代祖师高僧谁不受此恶报呢?少之又少!现在,把一切梦想全部寄托给不可印证的、脱离现实的他方净土,而忽略了人间净土的创建,这是世尊的本怀吗?世尊教人唾弃这苦难的娑婆吗?  经论浩瀚,而真正讲往生净土极少,且是密教在印度崛兴之后的合成品,唯讲经者不顾佛教适应时代环境,融入各地方的民间信仰的史实,竟把低级天的信仰─太阳神、祅教、侍火信仰,当作至高无上的神祈来膜拜,甚至编造一套无穷大愿的神话故事,以及圆满究竟的推理方式,欺瞒众生,让众生陷入无知、狂妄的幻想境界里,终日如精神病患一样的喃喃而念、祈祷、呼喊、感应、歇斯底里,只要你跟他说:真正的佛法不是这样!纵使心平气和的与他理论,而他竟反说你是邪教!人的愚痴真是可怕,这是推动衲僧入关的第二原因,也是最大的力量!  度众,衲僧的智能不足;纠正时弊,如螳臂挡车。于是发愿掩身藏锋,整理一些佛法的思惟头绪出来,留给后代佛子多用大脑吧!  至于什么是功德呢?在一般佛教徒的观念中,功德是消灾免难、增福增寿的意思,如使身体健康、赚大钱、家庭圆满、无疾而终、万事顺逐等,其实这些叫世间的福报,不是功德。功德,应是从修行悟道的观念来说的,是出世间的。所以,在佛教里的功德有三种:解脱德、般若德、法身德。  什么叫解脱德?解脱就是解脱生死烦恼的束缚,离苦得乐的意思。一位修行人自己得解脱了,还要去帮助别人,让别人也能得解脱,那就是大功德,就是解脱德。如果是自求解脱,不想帮别人解脱,那是没有解脱的功德的。因为这个人自私自利,是自体爱,执取“我”而不放舍,怎么可能解脱呢?法性宝林的家风─给人路走,等于给自己路走;帮助别人,即是回馈自己。完成自己,也完成别人,用无我的精神,去发挥慈悲的大愿,那才是解脱德!  什么叫般若德?般若就是智慧。般若是诸佛母,一切诸佛都由般若流出。这是说,一位修行人要成佛,就要有般若智慧,没有般若智慧,那不用说成佛作祖了,也不可能开悟,不可能消业障、得解脱。简言之,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般若。当一位修行人证得般若的同时,就一定获得解脱;而一位解脱者,一定具备了般若的条件。修行人自觉自证,成就般若,就会看清世间的真相,了知因缘如幻如化、虚妄不实,就能远离贪、嗔、痴、慢,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这时,他会看见众生是如此的可怜,会生起大悲心去拔度众生苦。即“应病设药”,众生有什么病,就下什么药。现在众生的心生了病,当然要给他吃心药,所谓“心病还要心药医”。这种度众的般若是方便般若,而前说自己了脱悟道的般若,就是自证般若。两种般若合起来,才有无量功德,那就是般若德。  什么叫法身德?法身德是由解脱德和般若德而来的。有一句话说:“证一分般若,得一分解脱,成一分法身。”可见三种名相,讲的都是同一种事物,只不过用“法身”来形容时,特别彰显他的成就境界而已。因为解脱是看不见的,般若的本性是空,更加的无法解释,而法身却不同,般若与解脱是离相离念,如实空;法身具足一切无漏性功德, 满虚空,尽未来际,如实不空。法身在哪里?法身就是修行人的清净本心,法身就是修行人所成就的净土,是摄受有缘众生同归的一真法界。法身太不可思议了!修行人成就了多少的解脱德、般若德,自然就具备了多少纯净、圆满的法身德。如用另一个方式来说,法身的架构有四:  (一)修行成就的菩萨,或者是佛,  (二)菩萨同行法侣,  (三)菩萨摄受法眷,  (四)一切与菩萨结过法缘的众生。  法身菩萨自住于净土,放出心光,这个心光可以 照世间及一切幽冥之处。这就是法身德。  佛法的功德,其根本是依著三德而立,至于世间的福报,不过是由三德挥发出来的影尘,谈不上什么功德的。  一位修行人的成就,必须由多少的佛子来护持,由掩关的心情,看大千世间,更能感怀佛陀的大慈大悲。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某法师常于讲经时说:“我绝对按照经的意思去讲,不敢自己发明!”这句话简直是愚弄众生,把众生当傻瓜。想想看!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注释佛经、讲说佛经,难道那些人都是低能的凡夫吗?否则,他们的见解怎会南辕北辙呢?到底谁的见解才是真正的经义呢?该法师的见解难道比那些祖师高僧还高明吗?  照经讲?实乃止小儿啼的把戏!衲僧只要举一些例子,就足以证明该法师的骗术是如何拙劣了。  一、世尊灭后,迦叶尊者于七叶岩集经,阿难说以前世尊曾告诉他:“吾灭后,小小戒应舍!”但不为迦叶所接受,甚至斥责阿难犯了许多戒。试问:究竟谁代表世尊的意思?  二、佛灭后,舍利弗著毗昙论,迦旃延著 勒论,两人的意见明显不合,而在世尊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都是世尊嫡传的大阿罗汉,却对于世尊所讲的经产生歧见。试问:谁才是照经讲的?  三、佛灭后,耆年上座与青年比丘的思想开始分化,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的部派佛教,其后两部各自分化成更多的宗派,互不相让,甚至连证果位的认定标准也不一致,如“大天五事”即是。由各部派所传出的经亦有差别,所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不同,试问:谁才是代表正统的佛教?哪个部派所依的经才是世尊亲口?  四、历代菩萨的论典,照理应是依经释义,不会违经的。但因为本身的理论差异太大了,导致论典的个人色彩更加浓厚。如弥勒的瑜伽师地论、马鸣的大乘起信论、龙树的中观论。试问:照经释义的大菩萨已经思想分裂了,我们这些后代的佛子,不赶紧去探究原因何在,找出一条真正的思考方式,已十分罪过了!竟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全都照经讲,如不照经讲就是自己发明,是魔说!衲僧想请教该法师:你到底照哪一部经讲?你知道这部经的翻译一字都不差吗?翻译的内容与文法完全符合原典吗?这部经的原典何时写成文字的定本?谁写的?哪个宗派所依的。这些基本的佛教史如具备的话,该位法师还敢说:照经讲?敢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吗?俗云:“敢死的拿去吃!”诚然不虚!  五、佛教大乘八宗─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其中专讲经教的为性、相、台、贤四宗,性宗以三论为依、相宗主唯识、天台崇法华、贤首宗华严,各执己是,各以彼为偏、为别,而自己才是大圆特圆。试问:该师的照经讲,是照那一宗的经讲呢?照了这宗,岂不谤了那宗?照来照去,还不是照该师的意思讲,该师说经对,这个经就对,说经里的意思是这样,就代表自己的解释最正确。问题是:经,真的是这个意思吗?没错!因为该师说的!可怜!该师已俨然成为经的代言人了!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讲经、讲经,只不过是依文字上的经,讲自己的一套经,哪里跟世尊的经扯得上边呢?该师敢信口开河贻误众生,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某法师讲经时说,马鸣菩萨也是主张念佛,而且最后还念佛号往生西方净土。这段话真的会把马鸣菩萨气得发疯,大骂不肖子孙,胡乱窜改大乘起信论,甚至还自编马鸣菩萨传。  大乘起信论明明主张“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而修行信心中,以止观最为切要。假设一为修行人因信心怯弱,有退转的意思,此时,如来就用特胜方便来摄护他的信心。起信论说:“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后面这段尤其要注意!“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整部大乘起信论,只有这一段谈到念佛。前后共一百四十七字,兹分析如次:  一、大乘起信论教人念佛的原因是:对治信心怯弱,没有正知见的众生。  二、论文中用“如修多罗说”的行容词,足证马鸣菩萨并未如此主张,只是介绍说,有些经典这样讲。  三、全篇文字完全未谈到有“念佛号”这件事,只有说“专意念佛因缘”、“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两句而已。而且,往生西方极乐还要修集善根,还要观想“彼佛真如法身”,并非是念佛号!印顺法师说:“专意念佛,即心心观念于佛,一心不乱。”圆瑛法师说:“专意念佛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可见都是从止观的法门来谈念佛法门,与“持名念佛”无关。  实际上,念佛法门有三种:  一、持名念佛─即念佛名号。  二、观想念佛─即观想佛的相好功德,大智大能。  三、实相念佛─即行十波罗密门,心行合一,心是佛心,行是佛行。  现在人心衰颓,不论出家在家,唯名利是图,谁愿修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呢?甘脆,拿经典里面一些名相来套在持名念佛的法门,就可以胡吹乱盖了。反正文字游戏都是考古,谁才是行家呢?  其次,查遍各种资料都找不出马鸣菩萨是怎么死法,却绝对能证明,在有关马鸣菩萨一生的行谊中,从未记载有马鸣修“持名念佛”的事情,就连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的修法,也很难确定马鸣菩萨究竟有没有这样做。该法师如此放肆,果真佛法要灭绝了吗?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一)痴心斋位居五楼顶上,屋顶是彩色钢板,空间虽有二十坪大,但高度不够,以致从早上九点以后,室内温度急遽上升,中午时分如没有风吹来,即有烤箱的滋味,当伏案写字看书时,热气自头顶直灌,一直到晚间八时,室温才慢慢下降。唯一不受影响的,就是坐禅之时,可见修行仍差,实应加倍用功!  (二)有些学友问起“什么是闭关”?“什么是护关”?德峰请求开示其义,于是叫德峰拿录音机来,将闭关与护关大概解说,一面录音,一面整理成文字。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一、德宗传话说:慧清每星期二、四,都有来根本道场服务,心中感到十分欣慰。犹记得三年半前的慧清,每次来寺里一见面就泪流满面,诉说著人生的不如意,著实苦恼万分。现在的慧清不同了,虽然环境仍旧没有改变,但心情变了,思想也变了,不但放下了苦恼的担子,还积极的投入服务工作,人生从此迈向一个光明的坦途。修行真的不可思议啊!  二、心一静下来,才发现自己做了许多带有毒菌的杂善,不但徒增疲累,而于众生益处不多,最要紧的,因此类善事中的菌毒无形地扩散,成为“外裹善事糖衣,内实恶缘滋长。”幸好!现在专精思惟,更能厘清一些从前尚且不见,或模糊的观念,更知晓“纯净佛法”的弥足珍贵!  佛法!佛法!的确是世间的明灯!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一、晚上八时,至台南维摩茶坊讲“佛法疑义解答”,这个月是第二次。主要题目是“为何要修学禅定”?因深感现代人修行都只著重表面功夫,常把念佛拜佛或行善布施误认为是真正的修行,而不去探究修行的原理何在?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  有许多人问:修行的法门很多,为什么非要修禅定一门呢?在此,列举四个理由给大家参考︰  第一、禅定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佛法虽有八万四千,其入手的根本,均离不开“止心息妄”。止心就是制止散乱的心,息妄就是息灭妄想。如果乱心不止,妄想不息,即使有非常特胜的法门,也将是学而不固了。释禅波罗密说:  “菩萨发心,所为正求菩提净妙之法,必须简择真伪,善识秘要。若欲具足一切诸佛法藏,唯禅为最,如得珠玉,众宝皆获, 是故发意修禅。”  禅定的修学是提纲契领,掌握修行的总根源。欲入佛门而不修禅定,岂非本末倒置?  第二、般若智慧的证得,必须由禅定而来-修行的过程在断除无明烦恼,修行的结果是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此乃大乘和小乘都共通的,只不过小乘的解脱纯粹为己,大乘不但自求解脱,又能令众生同获解脱,其因发菩提心,所成证的智慧和佛果,非小乘者能够理解,但两者对于智慧的本质-性空智的要求却是一样。性空智从何而来?从如理思惟而来,如理思惟却须仰赖“心一境性”的禅定工夫。没有真正的禅定,绝不能获证真实的智慧,尤其是大乘菩萨的果位提升,更与禅定的等级提升息息相关。所以圆觉经说: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大智度论亦将禅定与智慧的密切性,深入一层解释:  “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然灯,灯虽能然,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  第三、修学禅定于现世的功德非常殊胜-现世于凡夫众生是苦的,这种苦的觉受由内心生起,使人迷惑、妄想,烦恼不断,使人产生错误的知见和行为。此时,若以禅定来摄持,即刻澄心静虑,远离一切的苦受。大智度论从心相的表现,显示禅定是最为重要的:  “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如偈说:  禅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  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  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  得金刚三昧,摧碎结使山;  得六神通力,能度无量人;  嚣尘蔽天日,大雨能淹之;  觉观风散心,禅定能灭之。”  现世的修学禅定,能摄诸乱心,这应当是眼前最迫切的。再由禅定的次第觉证,能使内心清净如水,洗涤五欲六尘,遮除烦恼毒箭;甚乃得金刚三昧-禅定的根本三昧,完全摧碎见思结使,离分段生死,得有余涅槃。若禅定功深的修行人,又能以六种神通度无量众生,逐渐成就佛道。这的确是大功德!  第四、修学禅定能成就微妙不思议佛道-释禅波罗密说:  “行者善修禅故,即便成就十波罗密,满足万行一切法门。”波罗密是大乘行门,初时以六波罗密为主,如已成就了般若波罗密,则前五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悉皆具足,但前四种波罗密,其成就的圆满与否,与禅定波罗密的成就相随,而般若波罗密更因修学禅定而具足。所谓“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智慧勇发,如石中泉。”  至于后四种波罗密:若不入真正的深禅定中,如何明见众生根性,以方便善巧应机示化,而具足方便波罗密?如何能自在变现诸神通力,而具足力波罗密?如何成就大愿,具足愿波罗密?如何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而具足智波罗密?如何自觉、觉他,直到觉行圆满,以一切法,摄一切众生,住于常寂光净土呢?释禅波罗密说:  “若诸佛成道,转*轮、入涅槃,所有胜妙功德,悉在禅中。”  此言的确真实不虚!  了解了禅定的妙用功德,然后再来专意修禅,必能功不唐捐!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一)昨夜狂风骤雨,今朝醒来,地面全湿,唯一的好处是凉爽多了。人生,就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有谁能掌握呢?  (二)为什么要用“悲”字来形容菩萨的心?因为菩萨看见众生的苦难,心在淌血,心在流泪,众生苦即是菩萨心苦,这不是“悲”吗?  (三)晚上六时十分,风雨甚大,于是赶紧召德宗来,看今晚禅印精舍的讲经能否延期,德宗回说:高雄的学友已出发来台南载师父了。于是先在寮房内打坐休息,心里面想著,或许等一下雨就停了吧!不到三分钟,雨真的停了。一直到从高雄回台南,风雨均无,结果才一入痴心斋,风又开始刮起来。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一、修行人要能忍一切苦、受一切折磨,而仍不灰心丧志,才有成就的时候。如遇境则自怜自艾,陷入狂乱或消沉之中,那与俗人又有何异?  二、这一段话是要给某学友的,希望你能读到这篇文字,对你的人生观念有所启发,如果不相应,也不要怪衲僧失言。至于其他学友读之,亦应有多少助益。  ××学友如唔:  自与你结缘,已过了一年多,而你正式进入教团也有几个月。这段期间,师父每思及你的一切,常自内心升起无限的感伤。此因为何?因你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充满著对人的热诚,对人生的理想目标,本来应该有一番作为的。但是,多少的岁月消逝了,多少的事物更替了,你却还在茫茫的大海中飘荡,载沉载浮,不知何去何从?俗话说:“事情可以重新开始,人生却不能重新回头。”人的生命延续过去的业因,成为现前的果报,而此刻所做的一切,又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力能,使人在失控的状态下,不断的开展自己一生的命运。难道你经历了如此波涛汹涌的人生之旅,还未察觉命运的因果关连吗?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