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
动静皆自在
圣严法师著
目录
自序
禅的修行与证悟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禅与精神健康
禅与现代生活
禅与心灵环保
禅修与环保生活
宗教.禅.佛法与邪魔
无我与真我
妄念不起.万缘不拒
妄念.杂念与正念
明心见性
谈心
平常心
心如日轮在虚空
零缺点
从有到无.从无到有
共修的力量与共修的功能
平常人的禅
禅修之道
自序
中国禅宗的修行,是最人性化的。
中国禅宗的观念,是最人间化的。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最人格化的。
中国禅宗的风格,是最平易近人的。
中国禅宗史上的许多祖师,都以为平常日用即禅。不论出家在家,若能将禅宗的观念和方法,用之于日常生活,纵然处身于万丈的红尘之中,也会体验到安定洒脱又活泼自然的人生境界。
中国的禅宗,不是宗教的信仰,不是哲学的理论,更不是神奇古怪的法术;乃是生活的智慧、身心的修养、开发精神领域的指导原则、影响环境净化的不二法门。
中国正统的禅宗修行,不以神迹显灵作号召、不以身心的异象为着眼、不以急功好利作目标,乃以平实的人生为基础、少烦少恼为宗旨,轻松自在过生活。对于过去,无怨无悔;对于未来,积极准备;对于现在,步步踏实,这些便是修 习中国正统禅法的好处。
二十多年以来,我写禅、讲禅、教禅,主要是为了修学禅法、实用禅法,固然利益了不少的弟子、学生、读者、听众,获益最多的,应该是我自己。所以年届古稀,依旧乐此不倦,而且越来越觉得自己获得的太多,付出的不多,所以对三宝感恩,也对成就我的师友大众感谢。又由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所知所学所能极其有限,佛法的大海深广无底无边,所以不敢师心自用,自以为是的大言不惭。虽然我以现代的语言文字,将禅法介绍给现代人来应用,但是我的观点,必定不敢离开佛言祖语的源头依据。不像一般野狐禅客,动辄超佛越祖,满口狂语,连篇诃骂,俨然古佛再世,那不仅使禅宗蒙尘,也让众生受害。
本书是由法鼓文化的编辑群策画集成,是就我自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八年之间,发表于《人生》及《法鼓》两份月刊的文章中,将跟禅及禅修指导有关的各篇筛选出来。其中大部分的篇章,在刊出之前,曾经我的修润,也有不少篇章,因我抽不出时间,弟子们就将录音带上的原味抄录成稿,刊了出来,未免过于粗疏,而且文义不清,讲出时的现场听众不致误会,阅读时可能引生错乱,故于出版成册之前,亲自做了补救的工作。
关于禅修系列的书,英文的我已出版九种,其中数种已被译成十来种欧亚语文,在世界各地流通,而仅两种译成了中文。禅修系列的中文著作,也已出版了十种,其中仅有一种译成了英文。并不是因为我在东西方所传的禅法有何差异,乃由于用中英两种语文,同时不断地出版新书,就无暇再去做交互翻译出版的工作了。
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迄今我的各类著作,已出版了六十多种,禅系列的诸书,不仅畅销,而且常销。我的英文禅修指导诸书,原先是由我们纽约的法鼓出版社(Dharma Drum Publications)发行,今(一九九八年)起,已有ShambhalaPublications,以及Double day Publications等著名出版公司,主动要求出版我的禅修书籍。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自序于纽约东初禅寺
禅的修行与证悟
一、禅是什么?
「禅」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禅」是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的,能够用语言文字来解说的,就不是禅。若真要说禅的话,我一站上台就应该立即下台的。因为「禅」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一经书写或口说即成废话。
然而我却不得不说,因为禅门有个「以指标月」的譬喻:对于一个从来不知月亮为何物的人,在苍茫的星空中,不知那一个叫作月亮,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认识月亮的人,用手指着月亮说:「那就是月亮!」。
所以,语言、文字只是个标示工具,真正的「禅」是要靠自己去体会的。
如果说此刻我是手指,那么,请问诸位:月亮在何处呢?
「无处不在。」(听众回答)
「该打!」(作者回答)
「第三十层楼。」(听众回答)
「这个答案也不对,因为动念即乖,开口就错!」(作者回答)
二、禅学的基本概念
(一)「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楞伽经》
上一句话是说,佛所说的法是告诉我们,一切以心为根本,句句都是从清净的心性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虚假的,唯有心性才是真实不变的。
下句指出,欲达开悟见性的境界,应以「无门」为入门的方法,所谓「无门」是指没有特定门路的意思;如同有些学校并没有特定的大门,要走入校园内,四通八达,并不一定得要通过某个特殊的大门一样。
宋代有一本慧海禅师编集的公案书就叫《无门关》,里面记载的都是以无门为入门,因而开悟的故事,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阅。
(二)「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六祖坛经》
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门路,但是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是:对内需胸无成见,不得执着,对外不能有任何的分别心。这种情形叫作「无念」。
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这个「心」,内不受自我所束缚,外不被环境而动摇。以此为基准,就能够找到一个修行的门路了。
(三)「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六祖坛经》
禅学与世间一般的学问不太一样。一般的学问乃至哲学,是要靠自己的思考,以及知识经验的累积而成。「禅」却是要在放下内在及外在的一切知见之后,才能激出无漏的真实智慧,那即是开悟。
所以有人主张,最笨、最懒于做学问的人,应该来学禅,因为禅宗既不需要世智辩聪,同时也不要求博学强记。
但是相反的,也有人认为只有聪明利根的人,才够资格问津禅学。因为有大智慧的人,可以随时吸收,随时放下,因而得以日新又新。这样的人,才可能开悟。
(四)「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六祖坛经》一般求道学法的人,总以为「道」或「法」是实有之物,因此,不断向外寻求,不是向佛求,就是向师求。但是禅宗却要人打破这种观念上的牢笼,直指本心,禅宗认为心外别无一法。
(五)「离性别无佛」、「见性成佛」-《六祖坛经》
中国的禅宗特别重视开悟见性,然而「自性」是什么呢?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指出佛与凡夫的不同,只在前者悟,而后者迷罢了。如果能够到达「无念、无忆、无着、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境界,即是「见性成佛」。
三、禅宗如何修行?
(一)静坐不是禅,枯坐也不会开悟
释迦牟尼佛在证悟之前,曾于雪山下坐了六年,而达摩祖师初入中国之时,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见打坐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初期的禅师们,都仍沿用印度的传统方式,特别偏重禅坐的工夫。这种情形一直沿袭到惠能大师,尤其是南岳怀让禅师时,才出现了一番变革,那就是重悟不重定。
有一个公案便是个中代表,当年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岳怀让座下的时候,十分用功,整天都在蒲团上打坐。但是怀让看在眼里却颇不以为然,于是捡起一块砖头,到马祖面前用力的在石头上磨起来;由于声音很大,惊扰了正在打坐的马祖,开口问说:「和尚磨砖作什么?」
南岳说:「磨来作镜子啊!」
马祖失笑说:「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
南岳反问:「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又岂能成佛!」
马祖听了这些话,当下便开悟了。
开悟在于放下自我执着,打坐只是身体不动,如果内心思绪汹涌如波涛起伏,或如躲在黑山鬼窟,无所事事,坐得再久,也是白费工夫。
(二)静坐时能觉察心中有烦恼,便是修行
《圆觉经》中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但也切忌抗拒烦恼,希企开悟,否则,喜静厌闹,欣净拒染,便不能悟。
(三)平常生活即是禅的修行
禅宗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一天有位僧人向赵州请法而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也未?」
僧答:「吃粥也。」
州云:「洗?;去。」
这也就是说,该吃粥时去吃粥,吃完了粥应洗?,该如何就如何,便是佛法。
许多发心学佛的人,常误以为,只有在佛前上香、礼拜、诵经,或是到深山古洞去闭关打坐才是修行,殊不知生活就是修行。禅宗主张应该将修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日常一举一动的每一个念头,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管是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待人接物都是修行。
所以,有一次有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慧海禅师答说:「用功。」
又问:「如何用功?」
禅师云:「饥来吃饭困来眠。」
有源律师问:「一切人总如同师用功否?」
慧海云:「不同。」
曰:「何故不同?」
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可知,心无杂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杂念妄想,打坐也不能开悟。
(四)执着修行便不是真修行,不注意修行更不是真修行
现在我们再回到「磨砖不能作镜」的公案上。马祖知道执着于形式上的修行没有用,因而开悟。那么,是否便意味着,不曾练过打坐,或从来不注意修行,也一样可以开悟?当然是不可能的!
许多年轻气盛的人,往往以为:「成佛也不过如此,开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而言,开不开悟,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一旦困境现前,烦恼缠绕时,就不免于挣扎之苦了。
(五)经常保持一直心和平常心,便是修行
《维摩经》中有两句话:「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所谓直心,就是平常心,也就是完全没有主观的分别和执着,但有超越主客观的清净心,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经常保持直心,当下就是在清净的佛国里。不过要有这种工夫颇不容易,所以,需要不停地练习。
有些人会自以为他们的心,已经不具任何主观意识,也不带半点分别执着,其实这很可能是自欺欺人。因为凡是没有大彻悟的人,都还有我执未消融,自然会有人、我之别,乃至不免于内在感情的冲动。
(六)清清楚楚的不思善、不思恶,便是修行,便是开悟
远在四祖道信的时候,他就曾提出如下的看法:「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他认为不用任何方法,不须行善去恶,该怎么就怎么,不作主观的分别,当下就是佛性的显现。
又《六祖坛经》里也有一段有趣的公案:当初六祖惠能为了避开夺法争衣的纠缠,向南潜逃,却被惠明追到。六祖于是对有意夺他衣?的惠明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便于言下有悟。
(七)参话头,坐疑情,破疑团时即为开悟
我有个学生是澳洲人,他经过长达八年的修行,功力已达某种程度,可以连续打坐数小时而不起座。他自以为已入无我之境,因此十分自得且执着。直到有一天看到我所写的书,才惊觉原来他对自我的执着仍然牢不可破。因此,特地到台湾,跟我打了一次禅七,我教他用参公案的方法来淡化自我;七天下来,他觉得自我的意识果然比较淡了。
所谓参话头、参公案,就是用紧迫盯人的工夫,把参禅人的心逼得进退无路,而又非走不可;无开口处,却又不得不开口。所以,参公案就是叫人生起大疑情,把妄想杂念,通通逼进死巷,继之一网成擒,兜底捣成粉身碎骨,便是悟境现前了。
四、禅宗如何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禅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云:「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种安心之法,先把身体坐直,轻轻靠着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着放松。
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能否不想?不想的时候,你的心在那里?正在做什么?是不是还有一个「心」呢?如果没有了心,不就成了死人;若还有心,便是妄念。
无心不是死亡,有心不是妄念,不生亦不灭,才是安心。如果大家全都同慧可一样,觅取不宁的妄想心而了不可得,那就是开悟了。尽管这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人人都可能从分别执着的不宁心,逐渐到达没有分别执着的无心。
(二)心无所住便开悟
中国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祖师,是第六祖惠能大师,他是听到《金刚经》里的两句话而豁然开悟的。这两句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心已经没有了分别和执着,但仍有其随缘度化的作用。
惠能了悟一切万法不离清净的自性,未悟时以万法为烦恼的渊薮,悟后则以万法为行道的工具。
(三)心无所求便开悟
大珠慧海禅师求见马祖道一时,马祖问他:「从何处来?」
答说:「越州大云寺来。」
「来此拟须何事?」
「来求佛法。」
马祖说:「自家宝藏不顾,拋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
慧海作礼又问:「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
马祖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
(四)不污染即开悟
南岳怀让参六祖经八载,忽然有悟,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
祖曰:「作么生?」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问:「还假修证否?」
曰:「修证则不无,污染则不得。」
祖曰:「祇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
在禅门中,类似的公案很多,有的须经过长期的苦修,仍是不得力,却往往在不经意的剎那,因为听到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或是见到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动作,突然开悟了。所以,击竹、渡水、看花,都可以开悟,闻雷鸣、受喝斥,乃至闻青蛙入水声,都可以悟道。
例如:古代有一位灵云禅师,是见到桃花怒放而开悟的,另有一位禅师是在扫地之际,听到,飞石击竿的声音悟道。至于我的师祖虚云老和尚则是在接热开水之际,因茶杯摔落地而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也有一位禅师在经过多年的修行还没有见性,一天清晨,在起床的时候,不小心让鼻头撞到了门框,因为突如其来的剧痛,使他不觉失声大叫说:「哇!原来鼻子是向下长的!」当下,他开悟了。
五、禅宗的棒喝功能
(一)德山棒打新罗僧
有一个新罗僧渡海到中国,依止德山禅师座下。德山一见到他就说:「今天不许发问!」这个韩国和尚就趋前下拜。
结果德山说:「赏他三十棒。」
新罗僧急急抗辩:「我并未出声啊!」
德山喝说:「你未离开新罗之前,就该先吃三十棒了!」
这位新罗僧在挨了三十棒后,究竟开悟了没有,书上没有记载。假如他因此开悟,尽管挨了三十棒,其实还是很划算的。打的功能是在于逼得参禅者的攀缘妄想心,没有躲避处,结果就能帮助你的悟境现前。
(二)云门文偃参睦州道明禅师
道明禅师一见云门便把门关起来。云门扣门。睦州问说:「是谁?来作什么?」
云门说:「有事理不明白,请师开示。」
睦州开了门,见是云门,便又「呼」的一声,将门关上,云门于是不断扣门。
一直到第三日,睦州又开了门,云门赶紧夺门而入,一只脚跨进房里,这个时候,书上记说:「睦州遂掩门,损师一足,师忍痛作声,忽然大悟。」
虽然打断了一只脚,但是因而得以大彻大悟,一点也不冤枉。
不过大家不必害怕,上述情形只是特例中的特例,不是工夫到了家,也还用不上这个方法。禅师更不会随便动手揍人,否则的话,禅堂岂不成了疯人院,那里还是修行的地方?
(三)临济三问三遭打
临济义玄往参黄檗希运,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话声未了,棒子便落在身上,他问了三次,挨打三次。于是告别黄檗禅师,临走前,黄檗指示他去参访马祖的嫡法孙大愚禅师。
义玄向大愚禅师细述三问三遭打的经过。
大愚听了说:「黄檗怎么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意在!」
义玄听了大悟,便向大愚肋下打一拳。大愚说:「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义玄回到黄檗处,被问:「何回太速?」
义玄说:「只为老婆心切!」
黄檗云:「这大愚老汉,待见与打一顿。」
义玄说:「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打。」遂鼓黄檗一掌,黄檗哈哈大笑。
(四)临济遇着便打
临济义玄的宗风,是能活用禅机,棒喝并行。在《天圣广灯录》卷一○里有如下的记载:
一僧来见,师举拂子,僧礼拜,师便打。
一僧来见,师举拂,僧不顾,师亦打。
一僧来参,师举拂,僧曰:「谢和尚见示!」师亦打。
此皆以这些人的心中有物有碍,所以遇着义玄禅师,便是遭打。
六、结语
今天,我在这里放了一把「星星之火」,待它燎原后,再让高明者来「救火」。谢谢贵校的邀请,谢谢Zysk教授的安排,谢谢诸位老师及同学们的出席指教,并为大家祝福。(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讲于美国纽约大学,游果育整理)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
一、禅即是佛教
佛教的产生,起源自禅修,故有「从禅出教」及「藉教悟宗」两种说法。(一)从禅出教:一般人均存有错误观念,以为修禅是专为禅宗而设的法门,只有禅宗才需要禅修。实际上,原始佛教和佛教理论的出现,都是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透过修行禅定而创立。直至后期,历代祖师们亦同样经历着深厚的禅修基础和体验,实证实修,新的见地不断涌现,才分支出各种宗派的理论和修行方法。
因此,禅便是佛教,禅修亦非禅宗专有的法门。(二)藉教悟宗:藉教悟宗是指依据教义理论指引的方法、观念而修行、开悟;如果缺乏方法和理论,修行便显得无从着力。
佛陀在成佛以前,曾经体验诸多的修行方法而致开悟,之后则继续在当时的印度说法。佛陀曾说过,在有佛法的时期,没有人能够不依据佛教的教理和修行便能开悟。因此,如果有人主张不需依据佛法也能开悟,并且自称是佛教徒,甚至吹嘘自己已经开悟成佛,这都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或佛教,只能称为附佛法外道。真正的佛教徒,必定以佛经、佛教的观念及方法,作为标准和修行。
二、佛教的基本原则
某些宗教名义上宣扬佛教,但偏离佛教的原则和理念,这是其他宗教自己的理论而非佛教。同时,如果只空谈佛法,研究佛经、引用佛经却缺乏实际禅修的基础和体验,则是在数他家宝。
至于如何分辨是否合乎佛法原则,可用「三法印」来印证,「三法印」分别是:(一)诸行无常:一切心理的行为都在不停的变动。(二)诸法无我:是指一切的生理、物理、自然、社会等现象及至心理现象,均没有不变的自我存在。(三)涅槃寂静:「涅槃」是不动、空的意思,也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空」是指一切现象皆由于因缘的不同在不断变化,在变迁不已的当中,唯有「空」永恒不变。所以,「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静止不动。
佛法的基本,必须合乎「三法印」的原则;实践修行,则应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方针。
「戒」是生活的规范,作用是保护身心不受污染;能够持戒清净,便不易落入魔障;从持「戒」达到内心安「定」而产生「慧」。
由于禅宗是以心为本,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因此真正的禅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表达。但是,禅仍然需要以文字来指导修行,就如同以手指指月,手指虽非月亮,但能让我们循着它看见月亮;只有明心见性,真正开悟的人才能完全不需要文字。
三、正统的伟大宗教
一个正统的宗教,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历史悠久的背景:有史以来,地球上有不少的宗教产生及灭亡,其中许多宗教只局限于某一个区域或某个时间,幻起幻灭,不能源远流长。也有些宗教只是随创始人而兴起,当创始人过世后,其宗教亦告没落消失,经不起时间及空间的考验。凡此种种,皆不能称为伟大的宗教。(二)历久常新的教理:所有的教义及方法,随着时间的增长,无论在任何时刻,仍能不断产生新的观念及方法,而不违背基本的原则。(三)适时适地的道德:伟大的宗教,必须不论处于任何时间、地点,均能合乎当时、当地的道德标准。
健康的宗教精神还应包括人间性、关怀性、理智性和超越性。人间性、关怀性、理智性是属于人间层次;宗教层次则再加上超越性,也就是包容而不执着。
四、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一)不是世俗化,但是人间化: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真诚关怀,但不会情绪化和涉入私人感情的恩怨是非。(二)不是鬼神教,但有人天教:承认和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不依赖鬼神。知道人死后能生天界,但不以生天为依归。无论在人间或天上,均须合乎相当的道德标准。(三)不是厌世的,但是出世的:无限制地对社会付出关怀、贡献,但不期待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馈。(四)不是恋世的,但是入世的: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参与社会世间的一切,但不贪恋执着。
世间、出世间、入世、化世、救世的层次,也就是人间、天神、阿罗汉、菩萨和佛五个层次。
人间是从做人的基础开始,履行应尽的义务,合乎人间的道德标准;如果一切贡献和付出超越于人的层次,便可得生天界的果报;阿罗汉虽然付出对于社会的关怀,但是从不寄望自己的成就有所报酬或回馈,并且也不执着、留恋这世间,因此证入涅槃,从此不再生于人间,称为出世。
菩萨由于慈悲的愿心,发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帮助、关怀一切众生,因此并不以小乘的涅槃为依归;直至慈悲与智慧修行圆满,也就是菩萨道的完成,便成佛道。
因此,要发愿成佛,首先要尽人的义务,把做人的本分做好,从人间的层次顺次提升;否则,人间的责任尚未完成却终日指望生天或成佛,那是不切实际。
由此可知,行菩萨道的开始,是以尽人的责任为目标。因此,菩萨会以种种不同的身分示现;而且菩萨是入世的而不恋世,所以他们只管承担责任,不断努力提供世间所有人的便利和度脱各种苦难,不在乎一切权利和物质的享受。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必须要接受的,接受了亦无妨,例如今天我被安排在这高位置上,是因为演讲的需要,而我本人却并非为了追求这个位置而来演讲的。
佛与菩萨都是从帮助众生而成的,没有众生,所有菩萨终不能成佛,因此,行菩萨道的人会对被他帮助的人心存感激,感谢被帮助的人成就自己的修行。假如一个家庭,其中一位成员发菩提心,修行菩萨道,这个家庭必然很有福报。
五、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禅修,能令身心放松、平衡和促进健康。简单的禅修方法为:(一)放松身心:采取自然舒适的坐姿,身体放松,双手垂下放大腿上,脚部平放地上。闭上眼睛,眼球不要用力,身体靠往椅背。让脸部肌肉放松,然后,慢慢往下移,放松肩膀、双手、大腿,最后是小腹,以至身体全部放松。心中不存任何念头,轻轻注意呼吸,但不刻意控制呼吸,只是享受这种很舒畅的感觉。(二)统一身心:当身体的感觉不再构成内心的负担,只是知道身体的存在,但不在乎身体所引起的反应;对于周围环境感到很亲切、和谐,如同与整个宇宙合而为一。这时候,自我中心仍然存在,唯有进一步放下身心,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三)放下身心:放下并非放弃,身体、念头依然存在,正常运作,只是不再执着自我中心。这是从修行的经验上,逐步渐修而进入无我的境界,与观念上的无我不大相同。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希望能从知识及观念上的认知,达到顿悟、开悟。其实,在观念上认识「无我」,只能有助于经验上实证「无我」,但无法代替修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因此如果要实证佛法,必得要经过修行,否则,仅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正确的修行态度与观念应该是重视内心的自在,但是,现今社会上依然有很多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着迷于神通本领。
曾经有一位喇嘛,希望到西方国家弘法,他的师父劝告他要先修行神通力以便接引信众,弘法较为方便。于是,他夜以继日努力,终于练就了一种「神通」本领,可以帮人把遗失的物件寻回,原意是以此作为弘法方便的工具;不料很多人纷纷慕名而至,目的只是为了从他施展的神通当中获得个人的好处,而非为了听闻佛法,这就是本末倒置了。(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讲于佛州Tampa南佛大学USF管理学系,李果嵩整理)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一、佛法、佛教、佛学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所说的,包括成佛的观念、成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所发现的宇宙人生道理告诉别人,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他的弟子,而这些弟子们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这就是佛教形成的过程;因此,佛教就宗教的形式来说,包括了信仰的成员、团体的制度,以及团体成员所做的事情。
为什么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佛教还能够继续在我们人间流传那么久?甚至流行于全世界各地?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条件:1.有一个人格非常健全的教主释迦牟尼佛;2.有相当高深的理论基础和教理;3.有高度道德标准的信徒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说,因为佛教具备教主、教理、教团这三个要素,所以才能够成为一个可大可久的宗教。
佛学就是对于佛法、佛教的内容,以及它的教徒、教理、教团的哲学思想、行为现象及其历史文化的各种研究。佛学有点类似西方的「神学」,凡是研究西方基督教理论的学问,都属于哲学的范围;因此,佛学也可说是以研究佛教为主的哲学。不过,现在佛学探讨的领域越来越广,凡是研究佛教的学问都可以叫作佛学。
佛法、佛教和佛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否则,佛教就不能成为一个可大可久、世界性的伟大宗教。从历史来看,凡是对于世界有贡献的佛教徒,他一定不仅仅是位宗教家,同时也是一位学问家、一位大修行人及社会工作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受到广大世界的欢迎和重视。
二、禅与净土都是整体的佛法
禅,在印度就是禅定,在中国才形成禅宗。其实不管佛教的那一宗、那一派,禅定都是共同修行的项目,凡是能够使心清净及安静且生出智慧的,那就是禅。
净土则是佛教对这个世界教化的理想境界。以宗教的信仰来说,除了我们人间的净土之外,还有天上的净土和佛国的净土;而在佛国的净土之中,也有许多不同的佛及不同的净土。净土的共同性是没有犯罪的行为,也没有烦恼的现象。至于另一种自心净土,则是在各人内心的体验。
我在美国南方弘法时,曾经有一位怀抱移民美梦的旅馆老板告诉我,他经营这个旅馆非常辛苦。我说那是很正常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辛苦的地方;老板娘则很感叹地说,美国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一个娑婆世界,一样非常的辛苦。
那么,在佛国净土是不是也很辛苦呢?不会的!因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必以工作去换取。在净土中只有精神体而没有肉体,所以很多因肉体才有的问题都会消失。不过这种净土的景况,当信仰非常坚定,并且有工夫把心安定下来的时候,在我们人间也可以体会得到。
三、禅与净土都是佛学
禅宗和净土宗都是以佛法为根据,而且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却各有不同的理论和修行方法,很多人都在研究,所以也算是一种佛学。
经常有人在介绍我的时候,都会提到我有一个博士学位。但是也有人批评说:「做个和尚那里需要博士学位!」或是说:「那里需要那么多学问啊!」其实,不但在今天或是在历史上,凡是很有贡献的出家人,多半都有很好的学问。如果我没有学问,或许今天我就没有办法对诸位知识分子做这样的演讲。
也有很多人认为禅宗不立文字,所以不需要学问,而且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个不识字的人,其实,这未必是事实。因为《六祖坛经》中就引用了至少五、六种以上的佛经;由此可知六祖虽然不是一位学问家,但他对佛教的经论却是懂得很多。事实上,虽然禅宗不立文字,但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之中,禅宗留下的文字著述最多,这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另外,也有人说:「既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净土宗也就不需要有什么学问,一句阿弥陀佛,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些都是懒人讲的懒话。净土宗的很多大德,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修行人,都留下了许多的文字,引经据典说明净土是非常重要、非常可靠的修行方法;净土宗的经典,甚至有很多是需要对照梵文才能够理解的。因此,净土宗也有很高深的学问。
我是一个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对佛学各宗派不敢说全懂,不过我也出版了一册《念佛生净土》,欢迎诸位参考。
四、禅的修行方法
禅的修行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五停心观」,让我们的心先安定下来,进而达到解脱的目的。
第二类是用中国禅宗「参话头」的方法,把我们的妄想心全部粉碎,在去掉自我中心后,智慧就会显现出来,这便是开悟。
不论是用那一种,禅的修行方法,首先要让身体、头脑和心情放松,然后才能够安定下来。我常常教人简易的放松方法,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在紧张的时候、有烦恼的时候都可以因此得到纾解。这一简单的方法在平常的生活中已是够用的,但是如果要继续深入,则要请老师另外指导。
五、净土的修行方法
净土念佛而独立成宗,是只有中国和日本才有的;它重视信仰、发愿以及修行;修行的方法又分两种:一种是专心念佛,一种是要修发菩提心等三种清净的福业。
信,是信阿弥陀佛发的愿,即任何人相信且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就能够去。修行的方法,就是要专心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听你自己在念佛的名号,让你的心不断专注在佛的洪名圣号上,这和禅宗看呼吸的方法是类似的。
但是除了念佛以外,自己在这个世界身、口、意的行为也要清净,还要修三福净业,否则仍然是不能去净土的。当然,如果修行不足,光靠愿生,即使因为佛的慈悲而勉强去了西方净土,还是不能立即面见阿弥陀佛。
很多人以为,修净土法门只要念佛就够;事实上,还要做很多慈善事业。而且佛教的精神就是要学佛和成佛,如果要学佛,就要先从菩萨做起。菩萨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享福,只是帮助众生离苦。因此,为求生净土,首先就要发起这种利他的菩提心。也就是说,先要尽力照顾人间,同时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比较可靠。
过去,欧美西方人士愿意接受禅的修行方法和观念,但是很不容易接受净土宗,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似佛国净土的基督教天国思想和信仰;可是依我所解释的净土思想,相信西方人士也可以接受的。因为念佛可以使心安静下来,使身体减少痛苦,进而生出智慧;有了智慧便能消融烦恼、排除困难、解决矛盾冲突。所以,念佛虽然能生西方,但不一定为了生西方才需要念佛。
曾经有一位婆婆老嫌媳妇不孝顺,常常数落儿子和媳妇的不是;她的媳妇听了很烦,所以也常常诉说婆婆的不领情以及顽固,甚至想要把婆婆请出去,让她一个人自己住。结果,她们两个人一前一后都来见我。
我劝那位婆婆从今以后不要再叨念儿子和媳妇,越念会越倒楣,要念还不如念阿弥陀佛,念佛会愈念愈有智慧、愈有福报。
至于那位媳妇来找我抱怨婆婆的时候,我也劝她不要老是埋怨她的婆婆,要念就念阿弥陀佛。后来,由于婆媳都念佛,两人从此相安无事,可见念佛是可以化解烦恼,得现世利益的。
法鼓山<四众佛子共勉语>的最后一句话是「声声阿弥陀佛」,如果你把对别人讲坏话、说闲话的时间,都用来念「阿弥陀佛」,你一定会有很好的人缘、很高的智慧,也就没有烦恼了。
六、禅和净土都是实用的法门
禅和净土都是实用的法门,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已经可以得到很大的身心利益。过去,很多人都误解,以为学禅就是为了开悟,不开悟就等于白费;修净土就是为了了生死,未去极乐世界之前就以为没有用。
其实,不管是学禅还是学净土,都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得到好处,而且也能开悟,也能往生到净土。
开悟的人一定可生净土,未开悟而愿生净土的人,也可以生净土,生到净土的人也必定能开悟。
七、法鼓山的理念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这与今天的主题有关。因为在我们未成佛之前,先要把人做好;在未到西方净土之前,必须先做好关怀人间社会的工作。法鼓山用各种方式的教育来做好关怀的工作,同时以关怀人间社会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的目的。
我们这个娑婆世间不是净土,常常有暴力、犯罪、灾难的情况;如果自己不得已遇到一些不幸的事件,那正是让我们成长的因缘,得到更多经验的机会。不过我们也不要老是只关心自己的安全与幸福,而忽略了社会的安全与安乐,还是要照顾别人。更进一步,我们除了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帮助,其实也应该学一学佛及菩萨,让别人遇到我们,也像遇到佛、菩萨一样,而得到帮助。
我们佛教徒,不管是修禅还是净土,都是在学菩萨、学佛,否则的话,就不能开悟、就不能见佛成佛。也就是说,对他人和社会大众没有关怀、没有慈悲,想要修行佛道成功是不可能的。所以,信佛就是学佛,终究要使自己的人格和佛一样。学习佛的智慧与慈悲,才是信仰佛教的目的。
佛教是以学法为目的,法是佛所说的,例如禅和净土等的修行观念及修行方法。而法是从佛而来,再经过僧团的人一代一代从印度传承到现在。如果有人说他自己没有传承,自己就是佛,那是有问题的;那也许是另外的一种新宗教,但绝不是佛教。
我则是经由我的老师传授和证明,把佛所说的修行方法和修行观念介绍给大家,这才是佛法。(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九日,讲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中部大学,曹永祥整理)
禅与精神健康
一、物质的享受不可靠
物质的享受是永远无法使人的心或精神感到满足与安定,但是,人们却经常都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企图让自己感觉安全和可靠;而所追求的内容,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男女感情等。偏偏这些东西追求越多,给人们增加的麻烦和困扰也越多。
这就像口渴的时候用盐水或海水来解渴,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虽然喝盐水止渴这种经验大多数人没有,但是生活里感觉不安全和不满足却是事实,否则大家今天晚上也不会来听这场演讲了。
我有一位信众,他有两幢房子,在没有买房子以前,生活过得很快乐;现在有了两幢房子,他变得非常担心。尤其最近房地产走下坡,他很想贱价卖掉房子,但又舍不得;不卖呢,贷款的负担又很重;于是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不安,毫无安全感可言。所以说,追求物质的享受,绝对是不可靠也不究竟的。
二、心灵的追求不容易
我们应该把生命的重心朝精神层面追求,因为那会使我们感觉有依靠、有寄托;但要在精神层面求得安全的保障,也是不容易的。
例如:有些人信仰宗教非常虔诚,也有人对自己的哲学思想深信不疑,有了这种精神上的依靠和寄托,是可以让他们安身立命、身心健康。
当有的人在艺术方面,或在工作上有很大的成就、很顺利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生活的安全和生命的充实。但如果这份成就在他的生命中并未得到客观环境的肯定,他还会感觉到生命是很有意义的吗?这就值得怀疑了。
我认识一位很优秀、很努力的艺术家,但是他的画就是不卖钱。我对他说:「你的画很好,或许是现在的人还不懂得欣赏,你千万不要失望。」
他很沮丧的说:「我不知道自己的艺术生命将来会不会有人欣赏?」
我说:「没有关系,等你死了以后,也许就会有人懂得你的画,像梵谷那样不是也很好吗?」
他说:「像梵谷那样很可怜,自己没有发财却让后人发了财。」
可见这位画家并未肯定自己的努力,所以在不顺利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怀疑。
三、禅法即是安心的方法
禅法,就是用来安心的观念和方法。释迦牟尼佛年轻时,因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之苦,不知如何解脱,所以出家修行,悟得安心之道;他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专为人类做安心的服务。他告诉我们,身体需要物质来帮助,需要医药来治疗,但心要依靠佛法的救济。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如果心理不健康,即使外表看起来健康,也仍是一个有病的人。通常自认为身体健康的人很多,因为他们不知道身体是否有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就认为是健康的;可是,自以为心理完全健康、完全没有问题、很正常的,恐怕就没几个了。
如果想要身体的健康必须要有适度的运动,可是心理的健康正好相反,必须要有适当的安静;身体最好每天都有运动时间,心灵则最好每天都有安静的时候;通常,人们可能每天有运动的习惯,却很少有让心安静一段时间的习惯。
禅的心理治疗,即是为人安心的方法,其中包括两项:一是放松身心;二是放下心中的牵挂。这需要练习,如果仅是知道而不去练习,是没有用的。但是,这种放松和放下也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因为一般人做不到一次放下就永远放下,可能可以放下一、两分钟,但之后还是放不下。不过,人们多半需要先练习暂时的放下,然后才能永久的放下;也就是说,永久的放下,通常是从暂时的放下开始。
中国禅宗有顿悟与渐悟之说,「渐」是经由方法的不断练习而让心理越来越健康;而「顿」是不需要用方法,一下子就开悟,一下子就放下牵挂,所以很多人喜欢「顿悟」。
不需修行而突然顿悟是有的,但非常稀有难得,一般人还是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练习方法。例如:在一天中找出几个时段,或者当知道自己心理发生问题的时候,就用放松身心的方法来帮助自己。
四、禅宗的安心故事
顿悟虽然不容易,但它却是非常的迷人。一个人顿悟以后,他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中国禅宗有很多有名顿悟的故事,例如:
曾经有一位出家人去向曹洞宗的第二代曹山本寂请法。那位出家人说:「弟子通身是病,请和尚替我医。」
曹山本寂说:「我不医。」
那位出家人说:「你为什么不医。」
曹山本寂说:「我就是要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于是这位出家人就开悟了。
这个故事的涵义是什么?求生求死,就是有生有死,是两个极端,如能既没有生也没有死,那还要医什么病?
云门文偃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云门宗第一代祖师。他还未开悟以前,内心很不安宁,有一天他去参访他的老师睦州道明禅师,希望得到帮助,但是当云门敲门,道明禅师开门一见是云门,马上就把门关起来,一连数日都是如此;到最后,云门学乖了,当道明禅师一开门,他马上把一只脚跨进门里,道明禅师就抓住他说:「你说!你说!」那时候云门不知要说什么好,道明禅师就赶他走,但他不肯走,道明将门用力一关,结果把他一只脚关断了,就在那一刻,云门心中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看起来好象很容易,被门关断一只脚就开悟了,其实云门心里本来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经过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答案,当他想请求禅师帮忙的时候,禅师却把问题交回给他自己去解决,由此令他发现,想求得一个安心的法门是多余的。
所以他的开悟并不是因为脚断了,但如果脚不断,他却也开不了悟。
这个故事里的云门是渐悟还是顿悟?有人说渐悟,有人说顿悟,两种都对,为什么?依故事的事实来看,他是顿悟;但这之前他心中的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甚至在他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因为有问题,所以才到处寻访明师来帮助他,一直到遇到睦州道明禅师时,才得到了解决,这也不能说不是「渐」。
五、安心的基本态度
从禅的立场来谈心理治疗,也就是安心的方法与过程。人们心理不安定的原因,其实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如果长大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心理完全没有病的人是没有的,既然大家会来听这场演讲,就表示你自己或他人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从这点来看,你已经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
基本上当你发现自己有问题、有病,而不隐藏自己的问题和病,这种态度就是一种健康的行为。
平常生活中,禅如何教人安心呢?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无论遭遇何种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它才是最好的办法。
经常有一些患了癌症的病人来看我,因为医生已经宣布他们的生命快结束了,他们好象是来向我求救,又好象是来向我告别。
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一,不要怕死;二,不要等死。需要治疗就要接受治疗,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吃什么就吃什么,过正常的生活;不勉强自己,也不要对自己的生命完全失望,这种态度就是禅的态度。
生活很重要,生命很可贵,不要被别人吓坏,也不要自己吓自己。偏偏很多人情况明明没那么糟,或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面对接受,还要担心忧虑,结果反而是被吓死的,或忧愁而死的。所以,用禅来安定心的方法,就是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禅宗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次,赵州在寺里见到一个僧人,就问他:「你在这里住了很久吧?」那僧人答:「是的。」赵州说:「那你喝茶去。」然后他又见到另外一位僧人,问他:「你在这里住了很久吗?」那僧人答:「不,我是新来的。」赵州说:「那你喝茶去。」寺里的院主看到这情形很不明白,就问赵州:「怎么和尚对于旧住众、新来众,都叫他们喝茶去?」赵州就跟他说:「你也喝茶去。」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赵州茶」公案。这个故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都在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因为那时候刚好是喝茶时间,赵州禅师遇见任何人都请他去喝茶。也就是说,生活就是生活,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体验生活,享受生活,认真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六、禅宗的安心层次
从渐悟的法门来看,修行过程中禅的安心方法是有层次的。首先要把许多复杂的念头从外面、从各种各样的对象上收回来。这好比两个人在吵架,要有第三个人把他们分开,或把其中一人拉走。
曾经有位居士住在我们寺院中,这位居士经常发脾气,我的一位出家弟子每次看到这位居士发脾气,就马上注意自己的呼吸,马上注意自己的心为什么会觉得很烦?这就是把心从外面的对象收回来。
当你不想跟别人吵架,对方偏要找你吵架的时候,无法避免,逃也逃不掉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注意自己的呼吸,注意自己的心念。当然,如果你很喜欢吵架,或认为吵架是一种享受,那就另当别论了。
今天我从报上看到一则报导,有一对八十岁的老夫妻,每天都吵架。他们二十岁的时候就结婚,到现在已经吵了六十年,他们认为吵架是一种健康的沟通。如果不能像他们一样,对吵架有另外一番看法,那么最好还是用收心的方法,把心从外境收回来。
当你把心收回来后,就要令它平静。令它住于方法,这叫作摄心。摄心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数呼吸、参话头和只管打坐。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吸,随时随地都在呼吸,因此数呼吸是最好用的方法,至于参话头和只管打坐则属于禅宗的专修法门。
当你经由修行,而令自己的心安定之后,必须连这个安定的心也不要执着。因为如果只是一味令心安定下去,到后来可能变成一个很消极的人,可能随时随地只希望打坐,不想跟任何人接触。唯有能够做到连安定的心也不执着,也能放下的时候,才算达到真正的心理健康。
这个从收心、摄心到放心的修行过程,也就是从散心、专心、统一心到无心的过程,可以用人骑马来作譬喻:
(一)散心修:第一阶段,骑马的时候,知道有马,知道马很不好骑,因为那还是一匹未经训练的野马。这里所说的马,是指我们充满杂念妄想的心,这些杂念妄想一刻不停,不受控制,正如一匹野马。(二)专心修:逐渐地,进入第二个阶段。骑马的时候,知道有马,但马已能够听从自己的指挥。这表示你的心已比较安定,表示你已能够照顾自己的心,如果有人找你吵架,或批评你,让你感觉不舒服,你也已能够做到不太受影响。(三)统一心修:第三个阶段,骑马的时候,不再感觉有马。这就像最好的骑士骑在马上,马跑得很快,人已忘了马,马也忘了人,而到达人马一体的境界。修行到这个阶段,周围环境里的任何人、任何事对你来说都是一体的,不是分割开来的。这时候,你对一切人、一切东西都感觉到很亲切,因为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四)无心修:但到达了统一心,还不是最好的,第四个阶段叫作无心修,这时候,不觉得有马,也不觉得有人。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不执着心理的安定或不安定。但是,这并不等于什么事都不做、什么事都不管了,而是生活就是道场。这时候,你会活得更正常、更平和、更有爱心。
黄檗希运禅师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只是那么自然的生活着,这就是自在,就是得解脱。
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态度来生活,来适应我们的环境以及环境里的人,我们便会减少很多麻烦;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立场,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立场,例如:我是一个和尚,没有老婆才是对的;你们是在家居士,有老婆则是对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应该被尊重。人与人之间有许多问题的发生,多半是因为我们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否定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才引来很多的困扰,最后演变成心理的不健康。
七、问答讨论
问:如果一个人对心灵方面的追求,已经有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但仍然觉得内心充满烦恼。他该怎么办?是否应该继续追求下去?
答:烦恼原来是虚妄的,心中无执着,烦恼便消失。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观念不是那么正确,方法不是那么有用;也可能烦恼事实上已减少了,但自己却不知道,或对自己的进步不满足。
我借用一个譬喻,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如果觉得一片漆黑,可能离天亮已经不远了。(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六日,讲于纽约台北剧场,听众全为西方人士,朱碧玲整理)
禅与现代生活
禅是智慧的、安定的、清净的。智慧是不被环境所困扰;安定是不被环境所混乱;清净则是内心不随外境的杂乱而杂乱,不随外境的污染而污染。
一、禅修与忙碌的现代生活-忙而不乱,享受呼吸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懒散者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是为了个人糊口,或为家庭生计,或为事业打拼,少数有理想抱负的人,几乎都是为社会大众的安全幸福而忙。不仅是为目前,也为未来。
我是一个非常忙的人,但不会忙得心头发慌,心慌则烦乱,心乱即烦恼。从禅的立场来看,如果处理得当,忙也可以当作消除烦恼的修行方法。所以菩萨越忙,道心越高。
一般人在不忙的时候,不是空虚无聊,就是胡思乱想;可是忙的时候,又觉得头昏眼花,甚至手忙脚乱,那也不好。所以当你正忙得起了烦恼时,不妨用禅修的基本方法,放松身心,注意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享受呼吸、体验呼吸,没有多久,就能够心平气和,头脑清醒了。
二、禅修与紧张的现代生活-放松身心,体验感受
现代人的生活,无时无刻、无方无处,不是在紧张中度过。不论是吃饭、睡觉、逛街,甚至到海滩游泳、山上渡假,都是紧紧张张的。
最近我去了一趟罗马,吃午饭时由于要赶时间,必须在半小时内,进出餐厅、点菜、吃饭,可是等饭菜都到齐之后,时间已所剩无几,只得草草了事将食物往嘴里塞,那已经不是在咀嚼、欣赏、品味,而是将食物囫囵吞下肚子里去。
现代社会中,需要看心理医生的人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就是使人紧张的情况太多了。例如:家族间的关系,轻松的时间少,紧张的时间多;在工作场合、社交场合,与人相处的关系也是轻松的时候少,紧张的时候多;即使在休闲活动、出外旅行时,随时随地都会让人担心安全没有保障,害怕可能被喝醉酒的人驾车撞上,担心一个不小心皮包可能会被人抢走了。举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族,乃至人与自己身心状况的不平衡,都会造成身心的紧张,轻者觉得无奈无助,重者变成焦虑恐惧,躁郁症的精神病现象,便很普遍地发生了。
容易紧张的人很可怜,可是偏偏我们多数的人只要事情稍多,时间较少,或者工作较重而又所知不多时,就会开始紧张了。如果是有精神病倾向的人,更难放松他们的身心,不论白天或夜间,可能都是紧绷着的,严重者必须靠镇静剂来帮助精神暂时得到舒缓。
因此从禅修的立场来看,只要在平常生活中发现有紧张状况时,便应随时将头脑放松、肌肉放松;假如无法放松身心,也可以转而将自己放在客观的立场,体验身体的情况,感受心念的状况,也可达到放松的目的。
三、禅修与快速的现代生活-赶而不急,动中有静
现代人的生活,样样都是快速的。乘的是快速度的飞机、船只及车辆,用的是快速运作的工具及机械,吃的是速制速食的快餐,连结婚、离婚也都是闪电式的。
「快」究竟对不对呢?虽不能说有错,但是一般人在赶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是紧张的,会失去自我主宰而变得随境而转,只知道跟着环境的人事物,快!快!快!并未思考为什么要跟着大家那么快。虽然工作的效率快,竞争力就会提高,但在快速之中,可能也会着急,一急之下,情绪容易失控而生气,一生了气,就很可能捅出漏子来了。
不过,人在一生之中,纵然活到一百岁,也仅三万六千五百天,一天之中能工作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想把工作做得既多且好,不快不赶也是不行的。如能计画明确、步骤清楚的赶工作,就不会紧张;唯有毫无头绪、急急忙忙的抢时间,才会造成紧张。因此我主张:应当忙中有序的赶工作,不可紧张兮兮的抢时间。
禅修者的生活态度是精进不懈、为法忘躯,愿度无边众生,愿断无尽烦恼,愿学无量法门,愿成无上佛道,那得赶、忙、快的进行,但仍须经常保持轻松愉快。
我有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弟子,一位是慢手、慢脚、慢脾气,不论是双手的动作及走路的动作,都是慢慢吞吞的,永远不急也不生气,但是,他的工作效率并不差。另一位弟子则是整天看他忙东忙西,忙得团团转,而且老是在埋怨着说他只有两手两脚,工作又这么多,因此,经常是又焦急又生气,工作品质也只是普通。第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4-12-21 21:10:54发表在本站,文章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efo123.com/wen/20987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文章
- 13阅读1佛教对重婚的看法是什么?
- 13阅读2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十五天
- 12阅读3佛陀的爱怜无处不在
- 11阅读4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三十二天
- 11阅读5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三十一天
- 11阅读6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三十天
- 11阅读7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二十九天
- 11阅读8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二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