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法师:无常经

2024-12-21 21:13:281

惟觉法师:无常经

佛说无常经

 

 

释经题

 

  对于一部经的研究、解释,必须要通达当中的文字、义理,研究了以后,要按照经上的道理去实践、去履行,所以称为文字般若。这一念心依着文字般若修观行,来反照自心,就称为观照般若;由于观照工夫得力,与当下这一念无为心、清净心、不动心、妙明真心相应,就称之为实相般若。契入实相般若,就称之为证,证也有深有浅。

 

  研究、讲解一部经当中的道理、意义,也有它的次第解释,第一是经题,《佛说无常经》就是经题。经题讲解、研究了,再进一步研究,这部经是何人所翻译?所以第二是介绍译经的法师和译经的大德,就证明这一部经的真实性。然后再进一步,第三就是研究经文,经文当中分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

 

  研究经题的目的,就是先了解这部经的内涵,知道这一部经讲些什么?如同一个人,我们还未跟对方谈话,还未了解对方,先要知道对方的名字,一叫对方的名字,循着这个名字的音声方位,马上就可以找到这一个人。人有人格、内涵和个性,乃至于学问、修行,这些是了解一个人最重要的目标。可是要了解这最重要的目标,总是先要找一个因缘知道对方的姓名,所谓名以昭德。经也是一样,我们根据这部经的经题,能了解到这一部经的内涵、方向、义理的所在。

 

  从过去到现在,解释经题的方法有好几种。贤首宗,是以能所一对来解释;天台宗,则是用通别一对的解释方法;其他还有华严宗、密宗,乃至于其他宗都有他们自己的解说方式。既然有这么多种,我们是根据哪一种呢?总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其中,贤首宗的能所一对,天台宗的通别一对,是应该知道的。何谓「能所一对」?贤首宗的释题,是以能诠之文和所诠之义,来判别一部经的宗趣、义理。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面「大方广佛华严」六个字所诠的内涵,这是所诠;「经」之一字为能诠。譬如修行也是一样,有能观之智、所观之理,这些都是一种方法、一种原则。

 

  何谓「通别一对」?天台宗,解释一部经的经题,就是用通、别两种方法来解释经题的内涵。譬如《佛说无常经》,上面「佛说无常」这四个字为别,何谓「别」?别就是有别于其他的经,每一部经都有每一部经的题,不相混淆,这就是别。何谓「通」呢?就是通于其他的经,所以下面这个「经」字,就称为通。例如《圆觉经》、《楞严经》、《弥陀经》,这些也都是经,所以这一个「经」字,是通用于其他的经典,就称之为通。所以《佛说无常经》,上面的「佛说无常」为别,下面这个「经」就是通。

 

  《佛说无常经》,佛是能说之人,是这一部经的说法主;无常经是所说之法。果位上圣者分为四种层次,即声闻、缘觉、菩萨、佛,佛是圣中之圣。这一部《无常经》不是声闻,也不是缘觉、菩萨所说,而是圣之中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大觉圆满的这么一位果位上的佛所说的一部经。所以《佛说无常经》不是因位当中的人所说,而是果位上的圣中之圣所宣说的法。

 

  解释经题,通常是根据天台宗的七种立题。天台宗以一切经题不出人、法、喻三者,所谓三单三复一具足,或者是单三复三具足一,总为七种。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经题,把它分成人、法、喻三大项来解释,来了解这个经题的内涵。譬如这一部经的经题是以人立题,是以法立题,或是以喻来立题,是一个单项、单独的,就称之为单人立题,单法立题,或单喻立题。另外,还有双重的,例如人喻、法喻、人法;还有一种人法喻三者通通都具足的,就是所谓一具足。究竟这部经的经题是人喻、是法喻、是人法,是人法喻通通具足?这我们也要了解。所以把它归纳起来,就是所谓三单三复一具足。

 

  进一步,我们举例来说明这七种例题:第一、单人立题,譬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这就是以人立题,就称之为单人立题。《佛说阿弥陀经》,佛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佛,阿弥陀佛也是佛,同样是佛,所以称为单人立题。

 

  第二、单法立题,如《涅槃经》,是专门谈涅槃的道理。涅槃,这是法,是寂静法,是出世间最高的一种法,每一个人都想要追求一个不生不灭,就是涅槃。所以,《涅槃经》的经题只有法,这部经就是以单法来立题。

 

  第三、单喻立题,喻就是譬喻,经题里没有人,也没有法,只是单独用譬喻的方法来立经题,就称为单喻立题。如《梵网经》,梵网是一种譬喻,什么譬喻?梵网,是梵天的宫殿上面有一个网装饰,这个网是庄严梵天的福德,这个梵网里面有灯,一个灯照一个灯,所谓灯灯相照,始终是没有穷尽的。《梵网经》里有十重四十八轻戒,以「梵网」代表无穷尽的意思,来说明《梵网经》里的教法是无穷尽,心法无穷尽。所以这部经,是以譬喻来立经题,就称它为单喻立题。

 

  第四、人法立题,一个是人,一个是法,两个相重叠,这就是复,复就是双数,单就是单数。经题中人法都有,就称为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菩萨是人,是果位上的菩萨,是果人、菩萨、大人,而不是普通的人;般若是法,所以这一部经的题,有人,又有法,就称为人法立题。般若的道理很多,但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讲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些道理。

 

  第五、法喻立题,经题中有譬喻,又有法,这就是法喻立题。哪一部经里面用法、用喻使我们能够契悟实相,所以我们看一部经的经题,就能明白这部经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如《妙法莲华经》,妙法就是法,莲华是一种譬喻,譬喻什么呢?譬喻我们这念心像莲华一样,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每一个人心当中都有莲华,所以称为莲华世界,这就是一种譬喻。譬喻的目的,是要我们契悟当下这念心、这个实相,就称之为妙法,实相才是真正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这念心是不是很微妙?微而难见。虽然是难见,这念心当中又有智慧、定力,又有功德、神通,这是妙,至于这个法是什么法呢?就是实相,也就是当下这一念心。所以,《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题。

 

  第六、人喻立题,经题中有人、有譬喻。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就是人,是果人,释迦如来、阿弥陀如来、药师如来,这都是果位上的人。师子吼,是譬喻,譬喻佛说法犹如师子一吼,百兽皆伏。师子的声音很威猛,譬喻佛说法,能摄伏一切邪魔外道。《如来师子吼经》,让我们一看经题就明白、就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是最真实、最广大、最方正的大乘经。

 

  第七、人法喻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就是法,佛是能说这部经的人,华严是譬喻;说明以万行之因华,庄严无上之果海,最后就能契悟到大方广、一真法界、当下这一念心。我们明白这个经题了,这一部经里面所讲的内涵就是如此的,这是讲一个大纲、纲领,如果想再详细了解,就必须要看这部经的经文了。《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一部经就是具足立题,所谓具足,就是有人、有法、又有喻。

 

  了解七种立题后,我们来看看《佛说无常经》是属于七种立题中的哪一种?佛,是能说之主,是人;无常是法,所以是人法立题。马上我们就能够找出所要讲的这一部经题,是人法立题,目的是在这里。这个方法是由天台宗的祖师智顗法师所创立。智顗法师研究经论,把所有的经论加以归纳、分析的结果,就建立了这个方法。除了天台宗智顗大师以外,另外还有三论宗的吉藏大师、东晋净土宗的慧远大师,还有华严宗第四祖的澄观大师,他们都有研究经、讲经说法的一种方法。所以,方法是很多,但天台宗所用的这种方法,是最简单,又非常之明了,一看就一目了然。所以现在一般讲经,都是依据单三复三一具足来解释经题,来说明这一部经的内涵。这里就把《佛说无常经》的经题作一简单的介绍。

 

 

 

--------------------------------------------------------------------------------

 

(二)940102

 

 

  解释经题的内容,天台宗是依据五重玄义: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来讲。但依据五重玄义来讲解,要讲得很长,现在一般人没有这种耐心,心比较急,希望赶快了解经上的道理,不但要赶快了解,而且希望赶快契悟;不但要赶快契悟,而且要赶快成道、赶快证果。因为现在的人什么都是要快,如做事情要快,吃东西要快,什么都要快。所以,我们不依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也不依据华严十门谈玄来讲,如果是专门研究经教义理,可以这样子解释。为了配合现代一般人的心理,所以用祖师五法来讲这部经。

 

  所谓「祖师五法」,就是「消文、释义、显理、举证、劝修」,是祖师传下来解释经的五种原则。讲经、讲开示,乃至于写文章,根据这五个原则来写,就会感觉很有意义,不仅简单、扼要、明了,而且也很受用。

 

  消文,消就是消化掉,就是把经里的文字,逐字、逐句的解释,这就是消文,就是把不懂的文字、字句消化掉。如果连字都不认识,或连这一句都不了解,如何明白当中的内涵?所以,必须要消文。尤其佛经都是文言文,是古文体,所以一定要消文,把字、句解释了,这样大家才容易了解。

 

  消文当中,也可以应用「说文解字」来说明。如忏悔是什么意思?依这字义解释以外,忏悔有作法忏、取相忏、唯心识忏和无生忏,这四种忏悔的方法都要知道。除此以外,这个忏字,左边是一个竖心,因罪是由心产生出来的,所以,忏悔也必须从心忏。上面有两个人,在佛法里,忏悔要对首忏悔,犯罪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方,和所偷、所骗的东西,使对方蒙受不白之冤,受了很大的损失。既然如此,要面对面的忏悔,但找不到当事人,所以面对佛像,或是面对法师,都是面对面,所以要两个人。两个人下面是一个非字,非字下面是一字,非就代表心当中有烦恼,做了种种的过失,既然是有这种种过失,就要一心痛改前非;右边是一个戈字,就是一把刀刺到心当中,这很痛;所以,过去造了恶业,心中悲痛的不得了,如刀刺心的一心痛改前非,这样子忏悔,就能消罪、灭罪,「忏」字就有这些道理。

 

  悔字,一个心字,一个每字,意指每时每刻都要忏悔,念兹在兹,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这样就真正是忏悔的意思了。这样去理解就是消文,就把「忏悔」二字消掉了,马上能心领神会,所以就知道这消文很有道理。

  

  消文之后是释义,不要依文解义,还要进一步的解释,就是依名昭德,来解释经中的意义。这个意义,有真谛、俗谛,还有中道第一义谛,看看经义是归属于哪一种?消文、释义之后是显理,这个理是什么理?有真空、有实相、有菩提和涅槃,也有事,也有理。显理,就是看看这部经显出的是哪一种道理出来。

 

  举证,这部经的道理这么好,是否有人根据这个道理去修证过?要举出证明来。找一个历史上的公案,证明某某法师、某某大德依据这个道理去修行,结果真正是成道证果了。例如佛讲四谛也是如此,三转四谛,佛也是依着众生根机来三转四谛。上根的人,只要一讲,马上就契悟;下根的人,除了讲以外,还要举证,说明这些都是很真实的。

 

  消文、释义、显理、举证,这些通通都能够了达了,最后还要劝修。劝,就是劝导大众,这道理这么好,古人依据这个道理修行,成菩萨了,大众要有信心,如果我们也根据这个道理来用功、来修行,一定可以增福、可以增寿,也可以成道、证果。依据这些原则来讲经、讲开示,乃至于写一篇文章,不仅架构完整,内容也很充实。所以现在根据祖师五法来讲经,是最适合于现代人,如果是学术研究方面,则要用五重玄义解释。

 

  明白了讲经的这一些原则,再来了解《佛说无常经》,这个经题的大意。佛是能说之人,说什么呢?无常,这部经是讲无常的道理。无常,有大期无常、中期无常、小期无常、生灭无常。何谓大期无常?整个世界,有成、住、坏、空,这是一大期无常;这一大期里,不管是动物、是植物,最后都要归于死亡。人有生老病死,动物也有生老病死,植物也有生老病死,这样去观无常,明白了无常,就知道要用功;假使不知道无常,一天到晚悠悠忽忽,得过且过,心里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只知道往外看,不知道往内看;如果能往内看,用功都来不及。我们这念心有生住异灭四相,心也是无常。时时刻刻念念不断,前念后念,后念前念,始终是生生灭灭,所谓「诸行无常」,所以这部经就是讲无常的道理。

 

  在中国有句俗话:「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原本好好的,忽然一下病了、或是死了,这就是无常。不管任何人,都逃不过无常,所以称为无常杀鬼。任何一个人,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除非是证到禅定,悟了实相,才能脱离无常。所以,这部经就告诉我们,一切世间是无常,一切人也是无常,所有一切都是无常。最后,要在无常当中契悟真常,真常就是涅槃。在《无常经》中,佛就是说这些道理。

 

  经,是共通的名字,一般有贯、摄、常、法的解释,任何一部经都包含有这些道理。何谓「贯」?贯就是把它连贯起来。以前的经,是以竹片一块一块的连串起来;印度有贝叶真经,是用贝叶树的叶子写的经,一片、一片用线连接起来,所以过去的经,又称之为线经。除了在事上讲,还有理,一个字不能称为经,一个字没有什么意思。一个个字串起来,就称为一句,所以这一句是由一个字、一个字连贯、串连起来的;一句还是不能够完全说明经上的道理,所以又把每一句连串起来,一部经从开始一直到最后,都是由一句一句连串起来的。有了句,还要成段;有了段,还要成章、成节。所以,在理上也是一字、一句、一段这样串连起来的,就称之为经。所以贯,有贯串的意思。

 

  何谓「摄」?经里面的文字既然是贯串起来了,而且已一张、一页的把它装订成册,就成了一部经,或者是一部论、一部书。每一部经都有理上的贯串、事上的贯串的意义存在。贯串以后,再看看这一部经的内涵是否能摄受众生。摄的意义,是上要与诸佛所说的道理相契,下要普度众生,要摄受众生的根机。假使一部经没有摄受众生根机的道理、方法,这部经就失去它的意义。虽然是摄,而且还要与佛所说的道理是相应、相符合的。

 

  像这部《无常经》,确确实实有贯、有摄,和佛讲的道理是相应的,佛告诉我们:「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证明这部经是符合佛讲的,也是摄受众生的根机。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是无常,身体是靠不住的,所以有一句俗话说:今天穿了鞋子,明天不知道穿不穿?这就是在说明无常。今天这一口气存在,明天起床时,这一口气存不存在还不一定,这就是无常。所以这一部经,是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应众生所度之机。无论大乘、小乘一定要知道无常,假使不知道无常,修行学佛绝对不会有成就。因为每天悠哉悠哉,混来混去,过一天算一天;如果知道无常,就会广集福慧资粮,现在不广集福慧资粮,等到明天可能动都不能动了,念佛也不能念,诵经也不能诵,打坐也不能打,拜佛也不能拜,做功德也没办法做。明白无常的道理,修行都来不及了,就会知道要赶紧把握现在,积极建功立德,广集福慧资粮。

 

  何谓「常」?不因为时间、空间的变化,这部经就受影响。这一部经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这当中的真理都是实实在在的,是历古今、历百世而常新,这就是「常」。无常的道理从过去到现在都存在,从开天辟地到现在,有没有过去的人到现在还存在的?没有,因为人也是无常。不要说是从过去开天辟地,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沧海桑田」,无常的现象马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这就是摄受众生,一切都是无常,要赶快发心,修福德、修智慧,建功立德,广集福慧资粮。无常,就是常理,它是不变的,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这些道理都是实实在在的,谁也推翻不了。假使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一天过一天,虚度一生。

 

  法,是一个轨则,说明人生有这一个轨则,根据上面这些道理去用功,就能了解人的生命、生活与生存,自然而然就找到这么一个轨则。上面所说,就是这部经所显示的道理,有贯、摄、常、法这四种真义。如果身口意三业,依据这些道理来起心动念,来作为,就能够使我们到达涅槃,脱离无常。

 

  「经」还有一种解释,经者,径也,就是道路。人生总是要找一条路,找一条什么路呢?找一条大路、光明的路、一条直接的路,而不是小路、黑暗的路,也不是远路。《无常经》告诉我们一条菩提涅槃的大道,这就是一条直路、大路、一条光明的正路。明白这些道理,就知道《无常经》里面所讲的,都是最真实的道理。

 

 

 

--------------------------------------------------------------------------------

 

(三)940109

 

 

释人题

 

  经题明了了,进一步,研究这部经究竟是何人翻译的?这一部经是由义净大师所翻译。义净大师是唐朝时代的人,俗姓张,名文明,出家法名为释义净。义净大师非常仰慕唐玄奘大师和东晋法显大师的高风、修行,因为受他们的影响,所以,也前往印度取经。

义净大师到印度取经的过程,历经种种艰辛,学成以后,在回来的途中又是经过一番辛苦。传记中说,义净大师要把经取回来时,所搭乘的船在海上忽然遇到飓风,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台风。这风和浪实在很大,船都快要翻了。当时,船上有一位邪知邪见的人讲:「我们今天如果翻船,一定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当中有一位出家众,和我们都不一样,而且这一位出家众运载了很多的佛经,如果把这位出家众和佛经丢到海里去祭拜海龙王,这条船一定不会翻船,大家就都能保全性命。」

 

  义净大师千辛万苦取了很多经,乃至于佛像、舍利,好不容易要回到中国了,还要历经这些辛苦。幸亏,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当中有一位护法居士,不但了达佛法,又学了一身的武功,就站出来说:「你们要把这位大师和佛经扔到海里面去,可以!你们要有这个能耐,先把我扔到海里面去。」这位居士站出来这么一说,就降伏了这一次的魔难,义净大师才得以通过这一关。

 

  义净大师艰辛求法的一番辛苦感叹,由他所写的一首诗得以窥见,「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遥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这确确实实是他这一生求法的写照。「去人成百归无十」,一百个人到西天去取经,能回到中国来的不到十个人,确实是如此的。以义净大师来说,原先跟他一起去取经的同参道友一共有三十多位,都想到印度去取经,跟着义净大师一齐走,结果要上船的时候,只剩义净大师一人,由此可知,这当中历尽了多少的千辛万苦!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部经,实在是很有福报、很幸运。如果我们自己还不知道这些道理,不知道是个福报,不知道珍重,自己实在是空度一生。古人对于佛经是非常的尊敬、恭敬,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要修行、求法、弘法,及印经、流通经。所以过去古德有这些成就,有种种的感应,都是由于有这种至诚恭敬心和大悲大愿心,才能成就功德,成就自己的道业。义净大师写的这首诗,实在是很好,希望大众把它背下来,多多去了解,这样无形当中,就能得到义净大师的这一种加持。

 

  其实,加持是靠自己的信心所产生出来的;我们对义净大师很崇敬、很向往,乃至于恭敬,无形当中就得到他的加持。这就如同孔子梦见周公,见舜于羹,见尧于墙,因为孔子时时刻刻思慕于尧、舜、文、武、周公之道,所以他晚上作梦都梦到。自己对哪一位佛菩萨,能够产生恭敬心,自然与这位佛菩萨的愿力、乃至于他的功德相应。一方面是佛、菩萨、祖师有其愿力,我们自己也有这种愿行,然后因缘相遇、因缘和合,所谓感应道交,也会作一个好梦;如果连这种好梦都没有作过,就证明自己道心还不具足;所以,更要发大道心,更要发大愿。

 

  唐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人文、乃至宗教,宗教是以佛教作为代表,都是成就最多的时代。像唐太宗时代,有唐僧玄奘大师,还有他的弟子,前前后后,都有圣僧、高僧辈出。义净大师也是受了这个时代的熏染,同时也是过去发大愿,今生乘愿再来的一位菩萨。义净大师是在武则天时代,从印度留学回到中国。因武则天是一位信佛教、护持佛教的大护法,当时带领了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亲自来迎接义净大师;之后义净大师受武则天护持,所以译了很多佛经。在中国的译经史中,鸠摩罗什大师、真谛三藏法师、唐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四位对中国佛经的翻译很有贡献,共称为四大译经家。关于义净大师其人其事大众可以多去了解,他的因缘,他的修行,乃至为佛教的贡献,是大众能够学习、仰慕的对象。所以,要多看高僧传,多了解古德们的出家修行、发心,我们无形当中也会受到他们的熏陶,也能够得到法益。

 

 

 

--------------------------------------------------------------------------------

 

(四)940116

 

 

归依佛宝

 

  《无常经》一看经题,就知道里面所讲的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道理,藉由无常而了知不生不灭的涅槃是有常。一般人不知道一切是无常,所以拼命在名利、财色、权势当中追逐,到最后老病死苦现前,才知道无常,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知道一切世间是无常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离死别,没有那一件事情是恒常的。既然是如此,所以必须了达无常,从了达无常当中去追求一个常,一个不生不灭、不变的境界,就是涅槃。只有涅槃才是没有生灭,只有入到涅槃,入到实相当中,才能脱离无常的苦难。

 

  《无常经》又称为《三启经》,何谓「三启」?无论是发心的、或者是菩萨、佛的弟子、乃至于罗汉,要编辑一部经,在没有讲到正文前,先要启请三宝,希望三宝慈光加被,例如《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也是要启请三宝。三启,就是启请三次,一次是启请佛,其次是启请法,再其次是启请僧,分别启请共有三次,所以称为「三启」。分别启请之后,最后就是总启请,《无常经》中:「稽首总敬三宝尊,是谓正因能普济,生死迷愚镇沉溺,咸令出离至菩提。」这就是总启请。前面是各别启请佛、法、僧,一共三次;各别启请完之后,再一次总启请三宝。所以,这一段文分成二段,一段是分别启请佛、法、僧,最后一段总结,是启请总敬三宝尊。

 

  信佛、学佛的佛弟子,启请如来,乃至于佛法僧三宝的目的,是祈求三宝加被,另外是代表我们的恭敬心。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恭敬心、虔诚心,希望事情能做得很好、很完美,但恐怕会有疏漏,所以启请三宝加被,让事情一定能做的很好。《无常经》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恐怕这部经有缺失或有疏漏的地方,所以在集结这部经时,先礼请三宝,一是恭敬,一是慈悲加被,目的是在这里。

 

  「稽首归依无上士,常起弘誓大悲心,为济有情生死流,令得涅槃安隐处。大舍防非忍无倦,一心方便正慧力,自利利他悉圆满,故号调御天人师。」

 

  这一段是启请佛宝,赞叹佛宝有这些心愿、有这些因缘、有这些功德。「稽首归依无上士」,稽首就是顶礼跪拜的意思,首就是头部。佛法上的礼节,有问讯礼和最敬礼。问讯礼,我们见到人要问讯,问讯分成三种层次,如果是平辈,就合掌微笑,说声「阿弥陀佛」;如果对方戒行比我们高,就要先对他行弯腰十五度的问讯礼,说句「阿弥陀佛」;如果对方是我的师长,对他的德业非常崇敬,在路上不方便礼拜,就行九十度的问讯,这就是一种礼节。这个地方不是问讯礼,而是稽首归依,就是以最恭敬、最虔诚的心来归依无上士;归依,就是归命。就是我对这位佛或菩萨,乃至于德行高超的修行者,崇拜的五体投地,就是要稽首归依。这里所讲的是要归依谁呢?不是普通的人,也不是菩萨、声闻、缘觉,而是无上士。

 

  何谓「无上士」?无上士是相对于有上士而立的。一个人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无论是从他因上的发心,或果上的成就,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过他,就是无上。在因上发了大心、大愿,悲智愿行,例如地藏王菩萨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个愿就是无上,有的人连念都不敢念,就证明心量狭小,愿力不够广大。佛,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当中来来往往,普度众生,这个愿心很广大;在因当中的修行,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所以,在因当中佛的愿行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也是无上;在果当中,佛的智慧、慈悲、定力,乃至种种的德行,也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都是无上。所以,佛就称之为无上士。

 

  何谓「有上」?无论是德行、智慧已有很高的标准了,可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是有人超过自己,还有比自己高明的人,这就不是无上,所以称之为有上。佛,无论是他的因行、果行,乃至于佛已经契悟了这念心,谁也没有办法超越这念心;达到最圆满、最究竟的境界,就称之为无上士。士,就是修行的人、有学问的人,乃至于修道的人,例如观音菩萨称为白衣大士,所以,「士」是一个通称。但是无上士,只有佛才担当得起这个称谓。

 

  稽首,是佛法上的最敬礼,又称为五体投地礼。所谓「五体投地」,就是我们的头部,另外两个手反掌过来,再加两个膝盖接触到地上,称之为五体投地。因为如来无论是因行、果行,都能够达到最高的境界,所以,我们对如来佛崇拜的五体投地。这表示我们对如来佛最至诚的恭敬,也代表我们身业的清净。

 

  归依,就是归命,代表我们真正是虔诚、恭敬地发了归命的心,用生命至诚地依靠到佛。如此的发心,所造的业障都会消除,所谓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消除一分业障,就增加一分福德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业障,增加十分福德和智慧。所以,智慧、福德不是求来的,而是从因当中努力得来的。「稽首归依无上士」,一方面拜佛,属身业;二方面心中恭敬,是意业;三方面口中称颂、赞叹,是口业;这样就能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就能与佛心相应,就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有些人看了佛经,知道很多道理,就不想归依了,认为出家众知道的自己也知道,甚至于自己还知道的更多;另外,看到佛经上说「心即是佛」,便依文解义,认为出家众有心,自己也有心,既然大家都有心,自己也不一定要归依你。所以,就对大众说,修行学佛不一定要归依,心即是佛,自己归依自己就好了。可是自己这念心始终在妄想、颠倒、糊涂当中,念念迁流,作不了主,怎么归依自己?很难的一件事。既然是很难,所以先要从外面的归依,来使心安定。稽首,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也清净,藉由外面的境界来磨炼、启发、提升自己,最后做到了,我们这一念心真正是归于自心,归于自性菩提了。假使没有外面的归依,只是口说,自己归依自己,心中有佛就好,可是心中这念清净心、平等心、不动心,始终不现前,是没有办法归依自己这念自性天真佛。所以,我们要了解归依,先归依外在的三宝,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之后,要归依自己的自性三宝,先从外面的归依开始。我们看集结《无常经》的这位尊者就知道,已证悟的尊者,他还是要启请三宝、赞叹三宝慈光加被,就证明外面的归依是很重要的。

 

  归依,为什么要三归,而不是四归或二归呢?三归是个譬喻,比喻出了三界。佛经中譬喻好象猎人猎兔子一样,枪声一响,兔子吓得赶快要逃命,马上就跳一步,第一跳就譬喻第一归,脱离了猎人的枪口,把性命保持住了。就像我们被无常杀鬼,逼到最后生命一定要结束,到最后是黄土一抔,归依了,有三宝作依靠,就把法身慧命保住了。但是,恐怕猎人再追来,所以再跳一步,就是第二归。第一归,脱离猎人的枪口,也就是脱离了无常;脱离了无常的枪口,但是还在心惊胆跳,身心都还不安定,所以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赶快再跳一步,这是第二归,第二归脱离了惊慌恐怖。可是还不是最好的安身立命处,所以,兔子又跳第三跳,找到一个最好的窝。这个窝,不但脱离了猎人的枪口,也脱离了惊慌恐怖,安定平稳,这就是三归依的意义。

 

  《无常经》、《起信论》,都有赞叹佛、法、僧三宝,祈求三宝慈光加被,因为自己还没有到达如来佛这种境界,所以还是要祈求如来的慈光加被。关于三归的好处实在很多,在佛经里,有很多这类公案。苏东坡赞叹三宝,有很多的意义,他说:「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炎炎火宅内,三宝为雨泽;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说明归依三宝就如同在苦海中找到舟楫、黑暗中找到光明,在炎热中获得清凉,有这些好处,所以归依三宝是一件大福报、大功德。最后要由外面的三归,来启发我们的自性三宝,所以,归依三宝是有很多的意义。

 

  以下首先说明正信三归:就是明了人有生老病死苦及人人都有佛性,一切佛菩萨是我们的师父,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要了生死、断烦恼、证菩提,基于这种发心来修行,这就是正信三归。

 

  另一种是结缘三归。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受了三归依,并不知道三归的意义,以为归依了就是学佛。其实,归依只是个开始,等于学生读书一样,办理注册只是取得学生的身份,可以到学校里去读书,并享用学校里的一切设施、环境,但是还没有毕业,还要靠老师的指导。受三归依,只是个开始,要继续用功,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认为受了三归就了了。所以,结缘三归,就是虽然过去受了三归,但是对于佛法的道理很模糊,对于修行也没有很深的认识,所以一直也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现在有因缘遇到大善知识,所以要另外再受个三归,这就称为结缘三归。求学问要拜师,修行也要拜师,例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拜了五十三位师父,在过去丛林要参访、参学,这也是一种结缘。所以,古人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过我们一个字,乃至当一天我们的师父,都要对他很礼敬,所以,归依就像拜师父一样,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就称之为结缘三归。

 

  稽首归依无上士,稽首,是代表我们的身业清净,心恭敬是代表意业清净,口念出来是口业清净,当我们念这个经文的时候,就有这三种功德,这样一定能够消除业障、能够得到三宝的慈光加被。藉由对三宝的恭敬,养成恭敬心,之后对于自己的父母、老师,乃至对于主管、长官,也都会有恭敬心。如果平时缺乏恭敬心,甚至于根本就没有恭敬心,要养成恭敬心,也是不容易,就要藉由经常礼佛、忏悔、诵经、念佛,来养成自己的恭敬心。

 

  礼佛也有不同的层次,一个是恭敬礼,以恭敬心来礼;另一个是平等礼,能礼所礼性空寂。假使礼佛时不是恭敬礼,也不是平等礼,而是我慢礼,我慢礼就会遭罪过。礼佛没有恭敬心,如此没有一点好处,例如有人说,礼佛是在运动,假使以运动的心来礼佛,不但得不到福报,而且可能还招罪过。如果是以恭敬心来礼佛,又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又能强健身体。就如同吃素一样,有的人是为求身体的健康而吃素;佛法中讲吃素,是基于大慈悲心,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过去的亲眷、一切众生都有生命、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所以不忍吃众生肉,以这种心念来吃素,就是一举数得,里面包含无穷尽的意义和功德。所以,归依也是一样的,要有恭敬心,有了恭敬心,就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

 

 

 

--------------------------------------------------------------------------------

 

(五)940123

 

 

 

  「稽首归依无上士,常起弘誓大悲心」,礼佛拜佛,一方面是忏悔业障,二方面是祈愿三宝慈垂加被,三方面是赞叹三宝的功德。「常起弘誓大悲心」,常起,不是一天打鱼,十天晒网,而是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精进不退。弘誓,如来佛过去发了四弘誓愿,要普度众生;大悲心,就是观众生苦,由观众生苦发菩提心,之后才能真正落实四弘誓愿去度众生,如果没有慈悲心,所发的愿,都不够广大,而且也不够落实。我们每一天都应该要发四弘誓愿,「弘誓」就是广大的愿力,要在三宝前,恳切地从心中发出修自利利他的大愿,就称为弘誓。弘誓,要以大悲心为根本,佛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如果缺乏大悲心,四弘誓愿可能只是口在发,而不是从心当中发出来。有了大慈悲心,再发宏愿,才真正能落实。

 

  进一步,要了解四弘誓愿是根据四谛法门发出来的。所谓四谛,就是苦谛、集灭、灭谛、道谛。第一个,以四谛法的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慢慢去观察,所有的众生从早上到晚上,除了心里面念念生灭以外,都是在为名利财色,为自己的情爱、家庭、父母、儿女和事业在努力奋斗。这些都是烦恼因,将来一定是感苦果,而且这样的心量狭小,因为一切都只是为自己着想,都是我执。我们观众生,有生、老、病、死苦,种种苦恼,这个世界就像个苦海一样,众生都在生死苦海当中头出头没,所以,我们要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来救拔众生离苦,这是依苦谛而发。

 

  「众生无边誓愿度」,要观众生苦,才发得出来,假使没有了达众生是苦,发不出愿来。有人说:众生苦与我有什么关系?要知道,拔一毛而动全身。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都是未来的诸佛,所有的众生在这个社会上都是互相依存。假使这个社区都是好人,住在这里就感觉很安定,真正是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如果这个社区里面,有强盗、小偷、绑票勒索者,乃至有赌场,住在这种地方,感觉不安定,品质也很低落。所以,众生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及人格,都有很大的影响,真正是拔一毛而动全身。

 

  尤其整个社会人与人互相依存,所谓天涯若比邻,全世界只要一个地方有灾难和战争,马上台湾就会受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众生与自己是息息相关。假使整个世界都能够了达佛法的意义,明因果,修善断恶,我们住在哪里都很安定。所以,为了这种利害关系,我们一定要发这个大愿,观众生苦,发菩提心,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心。尚且不论一切众生是我们过去的亲眷,即便就眼前的利害关系,我们也希望台湾安定、世界安定,这样住在这个地方也会很安定。住的地方安定,无论是修行、弘法,乃至自己的功德才能成就、道业才能成就。台湾安定、世界安定,做生意、做事业,也才会安定,才有发展。

 

  有的人不敢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怕发了做不到,担心自己打了妄语,恐怕佛菩萨会责怪,其实无需这么想。如同我们读书,一定要有个目标:如希望自己大学毕业,如果连这个愿都不敢发,要读到大学毕业也是很难。修行学佛,最重要的是愿心,所谓有愿必成。发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度不尽众生,可能度一半,也不错;度不到一半,度四分之一,也不错。如果连这个愿都不敢发,可能一个都度不了,这就不是菩萨行的根本。深切的去了解四弘誓愿的意义后,一定能够落实发愿。有了愿,就能产生力量,修行就有了方向,所以菩萨是以誓愿持身,于菩提道上就不会退转。所以四弘誓愿中,第一个是依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

 

  我们心当中有种种烦恼,集就是一种烦恼,是集合我们过去善业和恶业所造成。因为有烦恼,就要断烦恼,所以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用什么来断呢?用六波罗蜜,用戒定慧,用种种方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用来断烦恼的。我们发了「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个大愿,自然就能把烦恼伏下去,因为有愿力,这念心就会产生力量。假使没有发这个大愿,烦恼一来,没有力量,就被烦恼给吞没、给打败,就会退失菩提心,所以愿行要广大。

 

  第三个,是道谛。道就是修三十七助道品,修八正道,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要想断烦恼,要想度众生,总是要有一些本事、有一些方法,就如同医生为人治病,总要懂得一些处方、一些脉理才可以。我们内心有这么多的烦恼,外面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必须要发「法门无量誓愿学」。要发一个大愿,什么法门都要学,所谓菩萨向五明处学,第一个是内明,第二个是外明,外明包括: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声明,声明就是要懂得各国的语言,这些都是方法。发了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大愿,无形中心量也会日益广大。

 

  法门无量誓愿学,学这些法门做什么?就是要达到灭谛,也就是要成道,所以根据灭谛来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弘愿。灭就是寂灭、涅槃。寂灭,就是诸位大众听法这念心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达到这一境界,马上就能禅悦为食。而寂灭涅槃就是禅悦为食当中最高的一种禅悦。我们每天都在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愿,但要了解佛道有深有浅,在小乘来讲,声闻四果,是佛道、缘觉,也是佛道;菩萨,三贤十地,也是佛道;而最高的佛道,就是如来佛,所以称之为「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这就是真正的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就是指我们这念心,不管是大乘、小乘,都是指我们当下这念心,达到不生不灭。烦恼不生,本性不灭,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只是众生不知道而已。现在我们了解了,就要检讨自己有没有依据四谛来发四弘誓愿,如果没有,从现在开始,就要依据四谛法门来发四弘誓愿,要「常起弘誓大悲心」。

 

  「为济有情生死流」,就是要普度众生。「济」,就是济度;有情,是有情识、有想念,就是所有一切众生,就称之为有情。如果一个人没有想念、没有情识,就如同木头、瓦块,成了植物人了。生死流,一切众生都有生、老、病、死苦。流,就是一种流向,觉悟了,就是反照自心,就称为入流;没有觉悟的众生,就称为出流,心流到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去了,往外面流转,流转生死、六道,流转三界;在三界当中头出头没,这个地方死掉,又到另一地方去受生,另一地方生了,将来又死,死了又到另一地方受生,始终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流转不停,流转六道。所以「为济有情生死流」就是要度有情出离生死的苦海。

 

  我们用四弘誓愿度众生不再流转生死,要流到涅槃里去,要「令得涅槃安隐处」。就是指我们这念心要安住在涅槃;安住在涅槃,就是脱离了生死。有很多人听到涅槃,心当中就有些芥蒂,以为涅槃就是死亡,这是错误的观念。涅槃,是寂静、空寂的意思,就是大众听法这念心达到最高的寂灭境界,马上心当中就产生一种禅悦,所以,只有涅槃寂静才是最快乐的,才能够脱离无常。

 

  佛经里面讲,有四种涅槃。四种涅槃:就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和自性清净涅槃,自性清净涅槃,又称之为大般涅槃。四种涅槃,是将我们这念清净心、无为心、不动心,分成四个层次,归纳起来,通通叫做涅槃。不管是哪一种涅槃,都是指我们心里一种安定的境界,二方面,是看自己转烦恼、断烦恼到什么程度。想漏尽烦恼,平常就要检讨反省,使烦恼成菩提。从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到大般涅槃,是指这念心境的层次愈来愈高。不管是证到哪一种涅槃,都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安定,都能够脱离无常。

 

  「安隐」,众生是没有安隐,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慢慢去观察,众生有的是为名、为利、为财,有的是为家庭、为女儿、为父母,不管是为什么,心始终是安不下来,为什么?因为没有得到涅槃的境界。所谓涅槃,不是死了以后才是涅槃,是现在修行就能够证得的。所谓「涅者不生,盘者不灭,不生不灭,称为涅槃。」就是说,大众听法这念心,烦恼不生、妄想不生,本性寂静无为的这念心不灭。这念心不灭,就像一潭止水,没有一点波浪;有了波浪,就患得患失,就不是涅槃。这念心达到不动的境界了,利衰毁誉等八风吹不动,就是涅槃的境界。

 

  何谓不生?我们心当中有喜怒哀乐、有物欲,有欲爱、色爱,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七情六欲,有种种利害得失,有这些心,心当中就有了波浪。现在我们不受这些环境的引诱,心当中保持不动,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就是这念心「不生」。不但佛法讲不动心,孟子也讲四十不动心;苏东坡讲八风吹不动,就证明这不动心是很重要的。不过「不动」,当中仍有层次上的差别。如能做到打坐的时候心不动,但走路的时候会不会起心动念?面对外面种种的境界时动不动?一个是静当中不动,一个是动当中也不动,这就是层次上的差别。更进一步,心像一面镜子一样,没有一点尘垢,如果有了尘垢,这面镜子就失去了光明;我们心当中有了尘点,也会失去心光、智慧之光,乃至于菩提之光、神通之光。如果心当中没有欲爱色爱、没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这些烦恼,没有尘垢了,心中就是一片光明,就能产生作用。就像镜子上没有尘垢了,可以照天照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什么东西经过,在镜子里马上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照过之后,镜子里面,一点东西、一点影子都不留。所以,古人形容这念心,如雀鸟飞空不留痕,一点痕迹都没有;又如雁过寒潭不留影,好象天上的雁子飞过寒潭,飞经过时潭水清楚地反射出影子,飞过了之后,就一点影子也没有。我们这念心真正到达这个境界,就是菩提、涅槃,就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也就是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达到寂灭涅槃的境界,就能脱离生死、脱离三界,这个境界没有生老病死苦,是最安定的,所以称之为安隐处。

 

  历史上有一则公案,银山祖师金碧峰修成了三昧,他经常入到定当中,在金碧峰禅师阳寿已尽时,阎王派二个小鬼去捉拿金碧峰禅师。这二个小鬼到处去找金碧峰禅师,都找不到,无法交差,这二个小鬼就去请土地公想办法。土地公告诉小鬼们说:皇帝曾经特别供养金碧峰禅师一个紫金钵,禅师他什么都放得下,就是这个紫金钵放不下,经常要看一看这紫金钵,他现在入定了,但心当中还有一些些挂碍在紫金钵上,你们想办法把紫金钵从桌子上打翻到地下,禅师就会出定,一出定你们就可以找得到他。

 

  二个小鬼就依照土地公所说去作,金碧峰禅师果真因此出定,正当小鬼要带禅师去阎罗王面前时,金碧峰禅师心想,自己修行了几十年,就被这个紫金钵给害了,于是向小鬼说:我这一生都在修行,从来没有做过坏事,到阎王那里没有关系,不过,我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没有办,现在请个假,很快就回来,把事情处理了,马上就跟你们去。

 

  二个小鬼看金碧峰禅师说得诚恳,就准他的假了。金碧峰禅师知道由于自己心当中起了贪爱,贪爱这个金钵,一下就把金钵扔掉,这就破了最后的法执,破了我法二执,把贪瞋痴慢疑邪见这些烦恼全漏尽,真正是了生死了,于是金碧峰禅师又入定,这定境又较过去的更为提升。

 

  所以,我们心当中,不但是要寂静不动,而且对欲爱、色爱这些烦恼,都要看破、放下,经常检讨反省,心当中有没有欲爱、色爱,有没有瞋恚、嫉妒?经常这样反省检讨,把心中这些垃圾通通过滤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这念心就像宝镜一样,能够照天照地,真正达到如鸟飞空不留痕,如雁过寒潭不留影,这念心如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相来则现,相去则无。古代北方和西方民族的人称为胡人,汉是指我们中国人,比喻这念心到达涅槃的境界,胡人来能看得清清楚楚,中国人来也能看得清清楚,这是形容,什么事情我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相来则现,相去则无,不管什么相,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学兵,乃至所有一切天仙鬼神,大大小小,经过都看得清清楚楚,但相过去了,心当中一点痕迹都没有。不像现在的人,早上想到的事情,到了明天、后天还在想,牵肠挂肚,有人对不起我,一直都记在心中,这些都是众生境界。到达涅槃的境界,即说即了,即作即了,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如果知道一切法毕竟空寂,心当中还有什么可挂碍的,禅宗祖师说:「有一些些,还有一些些。」有一些些欲爱、色爱、瞋恚的心念,将来一定还要受生死,有这些烦恼,就是有集,就无法证到涅槃的境界。正如佛经云:「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这一念心达到毕竟空寂,连空也不执着,到最后像一潭止水、一片明镜一样,这是属于涅槃的境界,就是真正的佛法。涅槃的境界,每一个人都能证得到,可以省视自己是不是往这个方向去走?如果做不到,今生没办法了道,证不到寂静无为的境界,就要先修方便法门,要多做些功德、善事,多在三宝中发大心、发大愿,广集福慧资粮,等到来世再来出家修行,再来证到菩提涅槃。

  

  「稽首归依无上士,常起弘誓大悲心,为济有情生死流,令得涅槃安隐处」,这一段是赞叹如来佛的。如来佛已经证到涅槃的境界,我们现在稽首归依、赞叹、发大愿,希望自己将来,乃至现在一定能够证到涅槃的安隐,要出就出,要入就入,自己出入自在,什么人都找不到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一个法门、有一个境界能够超过涅槃的境界,这个法门就是释迦牟尼佛普度众生的方便说法。例如净土是方便说法,兜率天也是方便说法,主要目的,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证到自性菩提涅槃,真正的了生脱死。

 

 

 

--------------------------------------------------------------------------------

 

(六)940130

 

 

 

  想要证到涅槃的境界,还要做到「大舍防非忍无倦,一心方便正慧力,自利利他悉圆满,故号调御天人师」。「大舍防非忍无倦」,修行就是要舍,不但要舍,还要大舍。世间上的人也知道,有舍才有得,没有舍就没有得,所以说「舍得」。舍就是布施,是一个因,所谓「舍一得万报」,也就是布施一块钱,可以得一万块钱的果报。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又分内财、外财,外财布施,就是外面的财产,如黄金、钞票、种种名贵的珠宝,乃至于房子、土地,这些都属于外财布施。内财,就如我们的身体、头目脑髓,例如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菩萨行的时候,舍身喂虎,割肉喂鹰,就属于内财布施。

 

  我们懂得很多的佛法,有大乘、小乘,有渐修、顿悟;乃至于八万四千法门,乃至于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能融会贯通,以佛法修布施,就称法布施。法布施是救人的法身慧命,财布施是救人的生命、身体的健康。如有人没有饭吃,饿了好几餐,所以要布施。但是光有这种布施,没有法布施,是没有用的,为什么呢?俗话说:救人只能救急,不能救贫。道场是以法布施为根本,其他的化缘、行脚托钵赈灾,乃至于捐血,都属于财布施,这些都是方便。最重要的是要法布施,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都是用自己的生命、财产等等来做布施,目的是希望求无上道。已经证得了无上道,佛陀就不再用财布施,而用法布施,法布施是救人的慧命,是救人的心,也就是从因上去改变人的命运,这才是治本。

 

  许多人不了解,认为财布施才真正是安定社会、对社会有好处。然而真正对社会有好处的,是法布施,法布施就是教育,如果社会没有教育,没有文化,只是追求名利财色,要吃好、住好,拼命在物质上追求,那这个社会将成为禽兽的社会。物质生活是一种刺激,用刺激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造成彼此是非、斗争、残杀,到最后世界毁灭、人类毁灭。如果,我们有文明、文化、有佛法,就不会只着重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使人愈走心量愈狭小。佛法是最高的文化与智慧,所以,成立精舍就是大布施,就是大舍。把佛法、佛的智慧,遍植到大众的心里,使每一个人不再迷惑,都能够认识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所以,这是一种大布施。

 

  过去有一位地主,花了数年的时间兴建社区房屋,后来房子都建好了,银行贷款的手续也通通都办好了,就等着第二天到银行去取现金。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当天晚上下了大雨,整个社区通通淹水,到第二天,水深将近一公尺高,都没有退过,银行里就止付他的贷款。这个地方是洼地,是淹水的地区,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一户也没卖出去。这就是只在物质上追求,而没有从精神、福德上追求,到后来是得不偿失。另外,有一对夫妻,在外面流浪了十多年,地方上的慈善人士,都知道这对夫妻实在很可怜、很穷困,所以就为他们募集了一笔钱,修了一栋房子,另外剩的余款就帮他们存在银行。住到第三天,房子失火,通通烧得光光的,男众被烧死,女众烧成重伤。一般人,只知道在物质生活上去救人;在佛法上,除了用物质救人,还要使他们改过向善,惭愧忏悔,才能真正使他们改变现况。

 

  在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公案,在宋朝时代,有一位范仲淹,未当官前,吃住都成问题,由于他的用功及广修福德,后来考上进士,当了宰相。虽然当了官,还是经常做善事。有一回他的朋友向他推荐一位穷秀才,学问实在很好,但是三餐不继,希望范仲淹能够帮助他。所以,范仲淹就把穷秀才找来,一谈之下,果真是个人才,可惜时运不济。于是范仲淹就想把唐朝书法家欧阳询在「荐福寺」修建完工时,所写的碑铭拓印下来,翻成一个版本,送给这位穷秀才去发行。所有一切通通都计画好了,可是出乎意料之外,就在开工的前一天晚上,突然刮风、下雨、打雷,雷一劈就把这座石碑打得粉碎。这显示穷秀才的福德因缘不具足,无法享用富贵的福报。所谓「时来风送藤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也就是说,这一生当中应该得到的,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得到;如果已经超过自己的福报范围,又不知道修善积福,又不知道开源节流,只知坐吃山空,把前世所修的福享完,就算别人想帮助也没办法受用。所以,要积极修福德、修智慧。

 

  「防非忍无倦」,防非止恶,是要防口非、心非和身非。口非有恶口、两舌、妄言和绮语;心里面有贪瞋痴,这是心非;身体有杀盗YIN,是身非;所以,要防这些业障、是非,就称为防非。我们心当中有很多习气,例如发愿:从现在开始起,绝对不说别人的过失。可是已经说成习惯了,不说心中就很难过。一般人说是心直口快,这样子心直口快,可能就会惹大祸,所以要忍耐。假使不知道忍,想改过防非,始终是很难有成就。佛法说:忍色忍欲难,但是一定要忍,顺境要忍,逆境也要忍。尤其是「非」,不应该做的绝对不做,不应该想的绝对不去想,不应该说的绝对不说,时时刻刻就是一个忍字,要忍心不动。

 

  不但是要忍,而且还要无倦,不要只忍一次,要时时刻刻都修忍辱法门。在佛经中讲,要想成佛,由凡夫一直到成就如来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一个忍字,只是忍的层次有差别。无倦,顺境、逆境,白天、晚上,一年、二年、十年,乃至于这一生都要忍,真正是达到身口意三业无有厌倦。像普贤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都要礼敬,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乃至于尽未来际,都要发这个愿,愿发了之后,再一拜。布施也是一样的,从现在开始,我要修布施,大舍、中舍、小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时时刻刻都要发这种愿。如果是拜佛或是打坐,腿子酸痛麻,有一点小小毛病,都不能忍,就不想用功了,就是「倦」了。所以要想达到精进,没有懈怠,就是一个忍字。

 

  在佛经里,忍有几个层次。一个是伏忍,伏就是降伏,例如好动的人,坐也坐不住,一坐下来就想东想西,静不下来,就想出去走一走,乃至于想开车出去兜兜风,有这些习惯,就要忍下来。心想看好的东西、想听音乐,都克制不去做;就是要降伏自己这念心,养成好的习惯,而且还要无倦、不懈怠才能有所成就。心当中有了烦恼,如贪吃、贪睡、贪色,自己时时刻刻要检讨反省,降伏这念心,就称为伏忍位,这是第一步功夫。

 

  平常要检讨反省有没有伏忍的功夫?有了伏忍,就是把修行这条路找到了,如果连伏忍都做不到,修行就不容易成就。在日常生活上,人与人之间可能有一些怨气,人与物之间、人与事之间,可能有一些烦恼,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忍字。慢慢忍,一开始要勉强自己忍,这就是伏,降伏粗暴的心、好动的心,降伏贪财、色、名、食、睡的心,降伏也就是一个忍字。修行学佛很简单,就是一个忍字。

 

  伏忍之后,慢慢产生了信心,觉得「忍」很不错,起初很勉强,慢慢产生信心了,就称之为信忍位。由于继续不断的修忍辱,慢慢成习惯了,逆来顺受,甘之如饴,不毁谤,也不怨叹了,这是第三个「顺忍位」成就了。

 

  继续用功,到达第四个层次,就证到果位上的圣者了,称为无生法忍。无生法忍,一个是生忍,一个是法忍。何谓生忍?就是众生给自己的境界,都能够忍得下来。另外,法忍是外界给自己的烦恼,例如天灾地变,地震、刮风、下雨、火灾和水灾,都能够忍得下来。遇到这些灾难,由于忍的关系,所以成就了无生法忍,心当中就像金刚一样,动都不动一下,一个念头都不起,这时定就现前了。例如去爬山,如果迷了路,在那起烦恼,乱了分寸,真正就会遭山难;假使明白忍的道理,平时有这些功夫,保持智慧、平静的心想办法,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最后是寂灭忍,寂灭忍就是涅槃。所以,一个忍字,就能由凡夫位到贤位,由贤位到圣位,由圣位到大圣之位,这就是菩提涅槃、解脱的境界。所以,忍字对修行很重要,忍就是明明白白的一条路。像释迦牟尼佛已经是达到了寂灭忍,精进忍辱不退,什么都能够做得到。

 

  「一心方便正慧力」,现前这一念心,是最重要的,要想达到这念心,了了分明、一心不乱、定慧等持,必须要有方便,这个方便就是般若智慧。佛经上说:「善开方便门,安住大乘心」,一心就是大乘心。慧为什么还加一个「正」?因为慧,还有邪慧。有人很聪明,但不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就是邪慧。正慧,能够反照自心,能够破除黑暗、化除无明烦恼,这就是一种力量。有正慧就有力量,就像一把宝剑一样,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个力量能够破除我执、法执,破除无始无明。这都要靠正知正见,反观自照的这念心。

 

  「自利利他悉圆满」,前面这些功德都能成就了,又能自利、利他。自利,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漏尽,三惑漏尽就能证得三智圆明,这是自己得到利益,得到解脱,能够了生死、超凡入圣、生死自在,能够得到大智慧、大神通,不但是自己如此,而且利他也能够圆满。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从开始成道,一直到度众生,通通都达到圆满;不但是圆满,还把正法流布到现在,所以,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称为三觉圆满。这就是真正如来住世,如来佛的境界。

 

  「故号调御天人师」,能够有这种功德果报,是因地当中能够调伏自己,三惑漏尽,三德圆满;又能够说法四十九年调伏一切众生,所以,真正是调御丈夫。如来有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调御丈夫是十种称号当中之一。调御什么呢?就是调身、调心和调息,这是对自己的好处。调身,身体要能够善调,第一、要调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不吃,要恰到好处,吃八分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