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禅钥

2024-12-21 21:13:541

圣严法师:禅钥

禅钥 

 

圣严法师著

 

 

目录 

自序 

续佛慧命 

「五停心观」修行法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禅修的要领(一) 

禅修的要领(二) 

明心见性 

开悟成佛 

梅子熟了 

放松身心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禅修与信仰 

我们的身.心.世界  

 

 

 

自序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它的列祖列宗又偏偏都有说不完的葛藤络索。如何说明这种矛盾的事实?古人多将庞大的佛言祖语喻为导迷标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虽然渴望见到月亮的光辉,反被多姿多彩、争艳斗妍的指阵所迷。大家指望从禅籍中,悟到一些「本来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让那些古怪有趣的疯言疯语,弄得眼花撩乱,还真以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边。

  

  一九七六年起,我也在东西两半球,四处教禅、讲禅、写禅,迄今已出版了十九册与禅相关的中英文著述。不过,我虽遍读收于《大藏经》中的历代禅宗语录及禅宗史传,着眼点则不在于增长禅宗知识的见闻,也不在于考察真伪和嫡裔傍传的禅学等问题,更不在于分析推敲从古人牙缝里,遗漏下来的那些残滓剩羹所指为何?我的宗旨,是将正统禅修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透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给有缘的现代大众。

  

  古人用「指月」形容经义祖训的功能。也有赵州从谂禅师将自己反锁室内而烧满屋烟,大喊「救火!救火!」的公案,当时南泉禅师从窗口将钥匙投入,令赵州自开门户、自出火窟。我则常说:「我所讲的、写的,不过是给人一把钥匙,教人自寻门户、自投锁孔、自开悟门。」我不会嚼食喂婴,也不会代人吃饭,所以将这次出版的两本书,取名为《禅钥》及《禅门》。

  

  一般人都把禅修的焦点,集中在顿悟成佛,明心见性,往往造成两种极端:1.聪明伶俐、自负自信的人,以为开悟是唾手可得,毫不费力的事,略得一知半解,便以为大悟彻底,实则却与悟境了不相干。2.资禀较钝、思路缓慢的人,便会以为反正开悟无望,也就不想接受禅修的法门了。

  

  我的目的,是将禅修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普遍地推广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禅法的最终目标,的确是开悟成佛,若不能开悟,只要运用禅法,就对身心的健康与平衡,有大受用。所以我依据根本佛法的观点,建议禅修者们,千万不要急求开悟。古人主张克期取证,用心良苦,而操之过急,等于揠苗助长,不仅不切实际,也容易使初学者萌生退心。

  

  我经常介绍的禅修观念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以「有」为入手方便,以「无」为禅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过程为永久的目标。我到处指导的禅修方法是:放松身心,集中、统一、放下身心世界、超越于有无的两边。能够彻底超越,便是大悟彻底。

  

  对于今日社会中忙碌不已的人们来说,开悟固然不易,但是若得初尝禅修的滋味,也就非常实惠。若不能很快地体验到大悟彻底的无我自在,也不用着急,若能练习好放松身心的工夫,可稳定情绪,也可增长一些自知之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了。

  

  这两本书共收三十二篇文章,几乎每篇都是介绍禅修的观念和禅修的方法。不论你是不是佛教徒,也不管你是不是已有禅修的基础认识,及那一种程度的修行经验,当你读完之后,一定会有参考的价值。

  

  禅宗的极致,以无门为门,不用任何方法。初步的着力点,还是要用方法。这两本书所收的具体方法,便是五停心、二入四行、禅七开示、平常生活、调身安心等。其余的内容,无论用什么字眼来作标示说明,都是贴紧着禅修的立场,向你介绍禅修观念及禅修方法的活用与实用。

  

  这两本书所收各篇,除了七篇尚未刊出过,其余均曾发表于《人生》及《法鼓》两种杂志。刊出之时,仅有两篇由我直接撰写,其余都是几位僧俗弟子及信众们,将我演讲的录音带整理成文。半数已于刊出之前,经我看过、改过,甚至全篇重写过,另半数由于我的时间不够,未能仔细修润。因此这回我从英国禅七返抵纽约,利用一周的课余空档,夜以继日地花了一番手脚,便以《禅钥》及《禅门》的面貌跟读者相见了。

  

  这两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我要感谢的人很多,除了请我演讲的单位、团体、学府,以及为我整理文稿的诸君,均已在各篇的篇末注明,用表谢意,用表纪念。我也要对为本书抄稿、校稿、出版、发行,传阅的诸善知识,致深深的谢意。例如为这两本书提供插绘的刘建志居士、法鼓文化辅导师果在法师、总经理张元隆居士、主编果光法师、责任编辑赖月英居士,为我誊稿的姚世庄居士等。如果没有这些善缘,我便没有演讲及出书的机会了。

  

  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圣严序于纽约东初禅寺

 

 

 

 

 

续佛慧命

 

   诸佛均有法、报、化的三身,佛的慧命是指法身的延续。

  

  佛的法身,是诸佛共同的功德身,没有定相,遍于一切时空。

  

  佛的法身虽遍一切时空,若无人弘扬佛法,无人听闻佛法,也无人修持佛法和体验佛法,便亦无人知道什么是遍于一切时空的法身,慧命也就无从表现。

  

  一、慧命须菩提

  

  佛陀住世之时,凡是能开慧眼而亲证阿罗汉果的大比丘们,均被称为具寿,即是慧命的意思。例如「慧命须菩提」,便是续佛慧命的须菩提尊者。

  

  佛陀住世时代,大家亲承佛口开示的佛法,佛陀入灭之后,留下了两种舍利:1.佛的遗骨,称为肉身舍利,供人瞻礼供养,种植善根。2.佛的遗教,称为法身舍利,供人依教奉行,续佛慧命。

  

  恭敬供养佛的肉身舍利,固然有大功德,但当仅有佛的遗骨传世而无佛的遗教弘化之时,遗骨的肉身舍利即成无用之物。两相比较,佛子应当更加珍重佛的法身舍利,那才是诸佛的慧命所寄。故当释迦牟尼佛涅槃火化之后,以印度的诸王为首,世俗的弟子们大家都争着去分取佛的肉身舍利之际,释尊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便于王舍城的七叶窟前,建造精舍,集合五百位大比丘,一连七个月的时间,首由明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诵出法藏。请与会大众共同修订认可,而成为标准的释迦遗教,备传于后世。

  

  二、依律住.依法住

  

  就是佛陀释尊住世之时,也不鼓励弟子们对他个人作神格崇拜,倒是经常教诫弟子们:依律住、依法住。佛教的信众,皈依三宝,法由佛说,法由僧传,律由佛制,僧依律住。佛也尝说:佛不领众,佛住僧中,以法化众,以律安僧。所以纵在佛陀住世时代,已经倡导尊律崇法的精神,只要「正法律」住世,即等于佛陀住世。佛陀的色身寿命有限,若能继续传承发扬佛陀的遗教,则其法身慧命,便可久住世间。

  

  基于这一层理由,佛在许多经典中,都强调律与法的重要,鼓励大众受持读诵书写,为他人说,以佛法布施,是诸布施中的最上布施,功德最大。并将护持三宝的行为,简称「护法」;意为三宝的流布,是以法为三宝中心,是以法利益众生,故将佛教住世称为佛法住世,护持佛法即是护持佛教。法由佛陀的智慧海中流出,佛法住世,便是佛陀慧命的延续。

  

  佛陀慧命继续住世,涵义也有深浅,最高的层次,当以亲证诸法自性及如来的法性身为准,小乘自初果至四果,菩萨自初地至佛地,禅宗自见性至成佛,都是亲见如来的慧命,都是诸佛慧命的延续。

  

  从凡夫学佛闻法并实践佛法的角度而言,也可称为续佛慧命,因为根据南传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云:「慧以通达诸法的自性为特相,以摧破覆蔽诸法自性的痴暗为作用,以无痴为现状。」这是说,慧能使人通达一切语言文字所诠释的诸法自性,诸法自性即是无常无我的空性,若能了知而能接受的话,便可离开痴相而现慧相。该论又将慧的内容作成四种分类:

  

  通达诸法自性的特相。

  

  世间慧与出世间慧,或有漏慧与无漏慧为两种。

  

  闻、思、修及小、大、无量,为三种。

  

  观苦、集、灭、道四圣谛,所生智为四种。

  

  其中常被我们运用而熟悉的是闻、思、修的三种慧,例如《楞严经》卷六有云:「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这是说,观世音菩萨依观世音佛所教法门,从闻思修的三慧次第,进入大寂灭、大圆明,超越于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境界,名为「三摩地」的如来大定。

  

  《清净道论》解释三慧说:「闻他教而获得的慧,因为由闻而成,所以是闻所成慧。」「从事瑜伽的事业之时(观五蕴无常所生慧)名为思所成慧。」「无论依(闻及思)那一种修习而成及证安止的慧,是修所成慧。」

  

  三、听闻正法为首务

  

  有关三慧的解释,在大小乘诸经论中,相当丰富,三慧同等重要而以闻慧为其基础,不闻佛法而能悟道者,那是独觉,唯有在无佛出世之时才会发生;有佛有法的时代,悟入佛道者,都由闻法而得佛法利益,所以《法华经.方便品》云:佛陀出现于世的任务,便是来为众生们「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依佛陀的教化而悟入苦、空、无常、无我的真谛者,名为声闻众或声闻乘,佛说声闻是菩萨的基础,可知学佛的初阶,当以听闻正确的佛法为要务。因为「正法住世」,即等于佛陀的住世化世。无怪乎《法华经.如来寿量品》要说:「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又说:「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这说明了佛的教化不断,佛的慧光无量,佛的寿命无限。但看我们的世界,能有多少人学法弘法而获得佛法的利益?

  

  四、法鼓山的续佛慧命

  

  我经常说:佛法是那么的好,懂得的人却那么少,误解的人竟那么多。原因在于修学正法的人太少,弘扬正法的人更少。为了将佛法的利益,普遍的推广,好使我们全体的人类,多能学习佛陀那样的慈悲,发掘每一个人潜在的智慧,所以我们要有法鼓山的教育计画:建设一个「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的世界性的佛教园区,培养各级的佛教人才,来延续诸佛的法身慧命。(刊于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五日《法鼓杂志》二十五期)

 

 

 

「五停心观」修行法

 

 

 

 

   前言

  

  佛教一向重视禅定的修习,不论在原始佛教、大乘显教、金刚乘密教,都有它们各自的禅修方法。其中共通而基本的修行法门,即为五停心和四念处。此两种方法于早期佛教论典便有记载,至今仍然沿用着。

  

  简单地说,修五停心,是为了平息、净化心的骚乱和混浊的状态,使心念集中,以达正定。由五停心得定,进而观四念处开发智慧,此即解脱生死轮回之要道。

  

  五停心的五种法门,虽然历来释义略有不同,但通常界定为:一、数息观,二、不净观,三、慈悲观,四、因缘观,五、界分别观。汉文的佛教典籍中,亦有以念佛观取代界分别观的。所有这些方法皆针对一般人深重难除的习气、障碍而设,如数息观对治散乱,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瞋恨,因缘观对治愚痴烦恼,界分别观对治我见,念佛观对治罪重及障深等人。止惑除障后,才能以纯净、专一而有信心愿心,更进一步修行。

  

  一、数息观

  

  梵语为「安那般那」。数息观是最普遍而基础的佛教禅定方法之一。不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皆视之为初学者最好的入门训练。因为数息观对治散心及妄心,而散心及妄心是每一个初学者必定会碰到的问题。

  

  虽然如此,数息观并不只是一个粗浅的基础方法而已;因着每个人修习程度的不同,它可以由浅至深,含摄一套完整的解脱道进程。在中国佛教天台宗,讲述修禅的要典《六妙门》中,指出数息观的六种层次为:1.数呼吸──数,2.跟随呼吸──随,3.定或集中──止,4.识别──观,5.还,6.净。而所谓净,即是解脱或开悟的境界。以下介绍三个基本的数息方法,大致等同于六妙门的前三门。即为:(一)数息,(二)随息,(三)集中在身体上特别的一点或能量的中心,即中国传统所称的观丹田。

  

  (一)数息

  

  数息就是计算呼吸的数目。一般而言,以数呼吸为主。把全部的注意力轻松地放在享受呼吸的感觉上面,每感觉到气自鼻孔出去的时候,数一个数目,到十为一个循环,数到十以后,再从一开始。

  

  平常人的呼气较入气舒缓,时间也较长,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呼气是较为容易的,而吸气的时候,则须了了分明地知觉气息的进入,保持着觉醒在每一次呼吸之时。若数息的工夫用上了,呼吸会渐渐变得缓慢而深长,甚至也不大感觉到气息的出入了,则可以进而用其他的方法,或者还是专心于呼吸的出入,但可不必计数。

  

  有几个问题是初学者常常发生的,如数息时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妄想杂念,特别是在出息、入息的中间或是正在吸气的当儿。此时只要立刻把注意力从妄念上拉回来,继续数下去即可。另外,初学的人可能会头痛、头晕、呼吸困难,那是因为头脑紧张、求好心切,所以气上头部,无法自然地呼吸了。呼吸应该是放松而自然的,数息的工夫要绵绵密密,但身心则是轻轻松松,不可刻意地控制呼吸或极力地想排除妄念,那会使得呼吸的速度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紧迫,便造成更多的阻碍。

  

  还有,数久了之后,初学者容易陷入一种机械化的数数目的情况,或者变成昏沉无记的状态。此时应奋起心力,使心境保持清明和醒觉。或可暂时改用倒数的方法,从十数到一;也可以跳着数,如一、三、五……或二、四、六……直到二十。如果每次都数不到十就中断或忘失,也不必焦躁。

  

  有的人妄想很多,可用出息与入息同时都数的办法,一个数目接着一个数目,以减少念头的滋生。但要注意呼吸仍要保持平均而自然才行,有的人蓄意使用腹式呼吸,其实,数自然呼吸稍久,横隔膜下降后,便成腹式的丹田呼吸。若故意控制,则不健康。

  

  经行时亦可数息。把注意力放在同一只脚掌的举起、落下的知觉上,跨出一步时吸气,这脚再提起来时呼气,数一个数目,一到十为一循环。此方法亦可理解为跨出一脚时吸气,再跨另一脚时呼气,呼气同时数一数字。

  

  经行时的呼吸亦可不数数目,只要配合呼吸的出入,注意脚掌的起落。在妄念很多的时候,就加上数目,以自己觉得最自然的经行方式来数即可。

  

  (二)随息

  

  随息可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把注意力集中于鼻孔,清清楚楚地观照每一次呼吸的出与入,但不数数目。气息自鼻孔端部呼出去的时候,心中很清楚明白,气息自鼻孔端部吸进来的时候,也很清楚明白,念头随着呼吸的出入而紧紧地系在鼻孔上,不到其他地方去。这是随息的第一个阶段。通常若是数息的方法已经用得不错,更进一步用随息方法的人,即能将呼吸的出入观得很好。另一种情况则是自己感觉非常疲倦了,没有办法集中心力来数呼吸,此时用随息,可能时而迷糊,时而清醒。

  

  第二阶段,及因随息用得了力,呼吸渐渐深沉,吸气时直往下去,沈到丹田,小腹自然而然地有起伏的动作。切要注要的是,不是故意地控制呼吸,不是把气往下逼,并用头脑指挥小腹起伏蠕动,那样做是不安全的,甚而对身体有害。若气是自然地沉到小腹去的,便没有问题。此时虽然知道小腹随着呼吸在动,注意力仍宜放在鼻端。有人已把数息数得好,在数息时,气已降到了小腹,到随息一开始,便已在用小腹呼吸了。

  

  第三阶段,虽然仍是在用小腹呼吸,但在自己的感觉上,每吸一口气,会输送到全身,如同整个身体都在呼吸似的。每一条血管、每一支经脉、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连脚趾尖、手指头等,都在吸气似的,觉得极为舒畅。又好象在一间本来闷塞的房间里,当用抽风机,把室外的新鲜空气一抽进来,整个房间便充满了新鲜的空气;在吐气时,则似将身体里用过了的浊气通通被排出去,也像房间内的废气全被抽出去了一样。此时还是随息,但自己会觉得,随着气息的进出,全身上下,通体内外,就像一个气球般地充满气又放气,放完气又充气。而且不管充气也好,放气也好,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好享受、好舒服。如能持续着这种状态,到最后一定能得轻安,轻安以后就会入定。所谓轻安即是身体非常的轻松安定,好象是一点点烦恼也没有了,一丝丝妄念也没有了,一些些障碍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的心念不在鼻孔,是在全身,随着呼吸的感觉而贯透到了全身。

  

  一般打坐的人,为了使自己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常常会把呼吸气往外往内压挤。因为压气闭气的时候,妄念似乎会减少一些,也由于压气闭气的缘故,腹部便会一起一伏。这里要非常注意,如果随着气息的出与入而故意动自己的小腹,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发生:1.会有小腹胀痛的现象;2.若是女性,也许会影响到经期的提早。

  

  另外,在打坐的时候,有的人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发冷。如果身体发热,应注意入息,不要注意出息,体外的空气较体内冷些,所以入息的感觉是凉的。反之,如果身体发冷,则应注意出息,出息是暖的。冷暖的感受在鼻孔,只要去感觉它和注意它,不一会儿,身体的情况便会改善。

  

  还有人会觉得头部发晕发胀的,那可能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于头额部位的关系。如果只注意鼻孔的出入息,不会产生问题,可是由于吸气必定会经过脑门这个地方,很容易就会把注意力放到脑门的位置上去,加之以自己太过于用力,因此觉得头胀而痛。若有这种情形,宜暂时放下随息的方法,把注意力放到脚掌的中心。先观盘着腿的上面一只脚掌心,注意力集中后再同时观两只脚的掌心。

  

  观脚掌心,使得我们身体上半部的压力,慢慢地解放、松弛,把胀着头部的气导引到脚上去。这个时候,仍然是随息,但是渐渐地可能会感觉到,随着每一次的一呼一吸,脚掌心的部位会一涨一缩,仿佛胀大了一点。最初只是有个感觉在那里,但慢慢地觉得暖,也有人觉得清凉。

  

  观脚掌心是在身体不舒服时才用的方法,并不需要一直用它。

  

  (三)观丹田

  

  丹田,在佛教的天台智顗撰《释禅波罗蜜次第门》中另有一个名词,称为「气海」。修止的初门,共有身的五处:顶上、发际、鼻柱、脐间、地轮。脐间又名气海,即是脐中之下关元之上的小腹部位,即是中国道家所称的丹田。观丹田并不是佛教专有的法门,而且用这个方法也达不到禅定的最终目的,但可以将之当作修定的基础。

  

  丹田有三个: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位于整个头面最中心的部分,即两眉的中间。中丹田,在胸部的两个***之间,横隔膜的上面。下丹田,则是肚脐眼下三横指处。通常所观丹田,即是将意念系缘于气海的位置,唯不可故意随着呼吸蠕动丹田,若丹田自然随着呼吸上下起伏,则是正常现象。

  

  首先讲上丹田的观法。此即一般所称的眉心或印堂,是在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有昏沉感觉时,可以用此法,但观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头痛;或有得通的幻觉,似会向上飞升,也是不好。刚开始先假想在眉间的地方有一个光点,像颗珍珠般,晶莹明亮,是很清凉的光。起先仅是米粒般的一点,然后渐渐地扩大,整个头部都变成光团,再继续从头往外发展,全身成为一个光团,你的存在就是光,其他都消失了,除了光没有余物。

  

  其次,当我们胸部不舒服,呼吸不畅,身体虚弱而没有精神的时候,观中丹田,此在针灸穴位名为「膻中」。观中丹田时,想象它整个部位是一轮满月而不是身体。最先,在两***之间,画一个十字,于十字交叉点上观想有一轮满月,离我们好远好远,像是在太空之中一样。逐渐地,月亮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大到中丹田的部分都是月亮,后来,甚至自己整个成了月亮,周围的环境也不见了。本来月亮在心里,结果自己消失在月亮里了。

  

  至于下丹田的观法,男女有别,应特别留心。下丹田以脐下三指为中心,男性在作观时,不要低于肚脐眼下三个手指宽的距离,否则,观的部位太低,易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女性则因为脐下三指处是近子宫的位置,若观久了,可能使得月经提早,或是在月经来时,直观它而导致流血不止。所以作观时,男性不要超过脐下三指,女性以观自己的肚脐为佳,或观肚脐眼下一或二指为宜。而且不要用专注的方式,当用若有若无地系心该处。如果每天打坐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或是早晚各坐一小时,观下丹田大致上仍是安全而容易摄心的好方法。

  

  佛教把观丹田视为修止的初步方法(系缘止)里的一种,故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修成五种系缘止的方法之后,接着当修制心止及体真止,到第三种止,始开智慧。

  

  观下丹田时,由于气向下沉,重心在下部,便能把所有的能量储蓄在这里,所以于人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得轻浮的人、紧张的人和讲话讲得很快的人,觉得稳重、沉着,也能使胆小而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以及没有自信心的人,性格改善。智顗大师说:「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

  

  下丹田观到稍得力时,可能会产生几种现象:首先是发暖,再则,这个暖的感觉会传到你的全身;暖流或向后通过***,顺着督脉从背椎上达头顶;或从小腹,顺着任脉,向上经过胸口到达喉咙,若以舌舐上颚,便易接通督脉,道家即谓打通任督二脉,唯与发慧无关。第二种现象,则是从小腹局部的温暖感,渐渐扩散到全身都觉得柔和的暖感。经过暖的阶段以后,身体所有的不舒服和紧张都没有了,最后连身体的负荷感也没有了,所以能治病健身;坐在那里,已经忘掉自己在做什么;但其享受轻安和舒服的感觉还在。

  

  观丹田的极致是只能到这样的程度,它可使你获得到粗定的经验,故尚不知深定何味。就佛教而言,尚未到初禅定境的离生喜乐地。观上中下三种的任何一个丹田,到最后观成时,情况皆同,其中尤以中丹田和下丹田较易得定。

  

  二、不净观

  

  佛陀时代有两个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数息观,二是不净观,合称为二甘露门,即两种进入不死境界的灵药,一直至今日,小乘佛教地区仍普遍沿用此二教法。数息观已如前述,主要为对治我们的散心及昏沉心,现介绍可以帮助我们对治贪欲心,特别是YIN欲心的不净观。

  

  不净观即观身不净,观察我们的身体毕竟不清净,此法观成,能离五欲,故可得出世间禅,一般人之所以会有种种的烦恼,归根究底,在于执着自己的身体,以身体为我,所以产生许多的欲望和贪心,由于身体经常是在不满足的状态下生存;肚子饿了想吃、口渴了想喝、冷的时候想穿、热的时候希望凉爽……然而在没有饥、渴以前,就担忧、防备着即将来临的饥渴,因我们是常常会饿、会渴的。正是为了己身的饱暖、安全和舒适,必须积蓄更多的饮食、衣物、金钱、家产等,这种对身外物强烈的贪着心,便成了心理上沉重的负荷。同时,我们的身体,除了有饮食、衣物的基本需求,还有男女***的冲动,告子所谓「食色性也」,便是「饮食男女」,称为「人之大欲」。当吃饱了、穿暖了时,第三个YIN欲的问题马上就会发生。一切的纠纷、烦恼,都是从身体而有的。因此,修不净观,即是针对此一妄执,对症下药,若能观成,便可以解脱烦恼。

  

  在南传佛教地区,直到现代,尚有一些隐居山林的比丘,师父教弟子们修行这个方法的时候,如果要很快地、非常彻底地修成,往往会去募化一具尸首来让他观。因为不净观有两种,第一种是观他身不净,第二种是观自身不净。观自己比较不容易观成,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净的,所以要先观人,观他身不净成功了以后,再看自己,就容易了。

  

  若是因缘巧合,修行者找到了一个濒死的信徒,而这个人和他的家属都愿意把遗体捐出来,供作修行不净观用的工具,等他死后,修行者就把尸体带到深山里,放下来,面对这个刚死不久的躯体打坐,并留心观察随后发生臭烂不净的种种变化。

  

  慢慢地,尸体改变颜色了,先变成黄色,再变成青紫色、黑色,继而开始浮肿,肿了以后,经过日晒,就开始腐烂了,皮肤渐渐地裂开,一块一块、一条裂痕一条裂痕地裂开;在此同时,苍蝇群集而来,直到整个身体都给苍蝇盖满。随着旦、暮,晴、雨等天候的转变,苍蝇时来时去,并且在尸身的腐肉里产卵,因此尸身上就开始长出蛆来,这和露天厕所里的蛆是一样,是很肥痴的,它们的嘴很尖,有点黑,钻爬起来动作很快,一钻一个洞,在腐肉里钻进钻出的;大概最容易看到它们钻动的地方,是鼻孔、两眼、双耳、嘴巴,和身上已经出孔、流水的裂缝中。到后来,整个死尸都被蛆虫占据吃光了。

  

  这时尸体的味道是非常臭的,死老鼠、死猫死狗的味道,想必各位都闻过,死人的臭味则比死老鼠、死猫狗,还要浓上千百倍!闻到这种臭味,你会不想吃东西,看到那种景象,你会想到身体是如此的不净,一向被贪恋的人体的色相、形容、威仪、言声、细滑及相貌,都是不净的;并且你也会想到自身死了也是这个样子。

  

  继续观察下去,这个死尸啊,本来是膨胀了的,现在经过蛆虫一段时间的吸吮钻营,蛆又变成苍蝇了,苍蝇又产卵,于是有第二代、第三代的蛆在里头。死尸被蛆越吃越瘦,最后只看到摊在地上黑黑的一堆。如果没有遇到大风大雨的吹打,这个尸体就是脏脏的、枯枯的、焦焦的,像什么野兽的骨头堆。骷髅上面,身体还是连着的,但极为难看,面孔、五官完全没有了,皮也没有了,肉也没有了,只剩下尚未烂掉的筋骨。

  

  遇到下大雨了,数日,或是一连数十天的雨季,干枯的死尸又再度腐烂,筋也腐烂了。等到皮、肉、筋全都烂掉,便现出白骨。这以后,越看越干净,越看越清爽,逐渐地就像在博物馆里所看到的骷髅标本一般。可是博物馆里的骨架子是完整的,这时修行者所见的骨头都是零散的,东一根西一根地散在地上。

  

  然后再继续看下去:有些细小的骨头,或被风化了,也可能给雨水冲走了,或是给什么小动物拖散了,只剩下几根粗大、干净的骨头。渐渐地,这些骨头也不再是骨头了,只见其洁白的颜色,然后,白色也不再是白色,从白色变成了白的光,而修行者四周的环境已消失不见,修行者自己就在这白光里头;接下来,甚至也感觉不到白光了,根本忘掉了环境,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已然入定了。

  

  修行者在修不净观的时候,是不见人的,因为他身上也熏染了浓厚的尸臭气味。每隔几天,他到一定的地方拿取他人供养的食物,直到修毕全部过程,过一段时间才能下山。

  

  最初作观时,他是从观实体的死尸开始,一直到看见枯骨,看见白光为止,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日。等到观成以后,每次一打坐,便能快速地由尸体的腐化观想到光,一直到自己消失在光里面,每次观的程序皆同。那时,已经没有真正的死尸在眼前了,完全是观想,但是对所有的步骤已经掌握得很纯熟了。

  

  我们若依照如上所叙述的过程,用想象力,耐心而细心地观察一个陌生的死者遗体,虽无实体,但当我们集中念头观想的时候,仍然可以得到力量,尤其是对于贪欲、YIN念强的人,是有帮助的。

  

  依据《禅法要解》所说,另一种从善师学习观自身不净,是观自己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观所执着的他身亦然,若已达到厌离YIN欲的目的,便息观想之心。倘若欲着之心不息,当用两种方式:其一是心理上贪瞋冲动强的人,最好用一点情绪性的意志力来辅助观想,例如告诉自己:看到我自己了,唉,真是难看透了!太可厌了!人死了是这个样子!现在又变了……。每一个过程都提醒自己一下、强调一下,一直到白骨出现为止,再进入白光。第二种人不常因身体而产生强烈的烦恼,所以不需要用情绪,只是很清楚地、一步一步地观想一切的变化经过,到看见白骨出现以后,接下来两个方式就完全一样了。而所谓白色的光,这光是明亮、清凉而柔和的,不是像夏天猛厉的阳光。

  

  依上述的方法修行,能够很快地进入定境,因为这其间观想的过程较为复杂,在注意观想的时候,便能排除许多妄念。一连串的境界显现时,心也同时跟着对象的变化而在变动,但这个变动是连续的,而非散漫、纷杂的妄动。平日心很散乱、念头很多的人,最好还是由数息观入手,否则可能一开始就妄想纷飞,不净观观不起来了。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的介绍,凡是YIN欲多者,习不净观,当观血肉之身,从足至发,不净充满。活着的时候,身中三十六物,皆是不净,何况身死之后。又说多YIN欲人,有七种爱,以观七种不净对治。1.若着好色,当习青瘀观法,乃至黄赤不净等色。2.若着端正,当习?胀身散观法。3.若着仪容,当修新死血流涂骨观法。4.若着音声,当习咽塞气绝命断观法。5.若着细滑,当习骨观及干枯病观法。6.若爱着众生,当习六种观。7.若都爱着以上六种,则遍观一切。

  

  该经又说:「人心狂惑,为颠倒所覆,非净计净,若颠倒心破,便得实相法观。」「爱着心息,即知不净。」身为父母精血不净合成,既得为身,常出不净,衣服床褥亦臭不净,何况死后遗骸!可见,若能修习不净观法,初则可以离贪YIN,终则能成实相无相的观法。

  

  三、慈悲观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所言,凡是瞋恚心重的人,当修慈悲观,又名「慈心三昧」。可有三个阶段,逐段观想:

  

  (一)最初修行,当教观想,慈及亲爱

  

  也就是说,凡夫无不自私,首先爱自身受益,其次则推及亲人以及所爱的人。慈悲观的功能,第一阶段,即是要使自己对于生活周边的家人,以及私心觉得可亲可爱的人,不要以瞋恚的心态相待。其方法则是当修行者获得种种身心快乐之际,例如寒时得衣,热时得凉,饥时得食,渴时得饮,病时得愈,贫时得钱,贱时得荣,劳累之时获得休息,急难之时获得救济。应当推想观照,自己的亲人爱友,由近而远,由少而多,希望他们也都能像自己一样,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不论是以自己的力量协助他们离苦得乐,或求他人的力量,使他们离苦得乐。系念不停,不作异想,若起异想,及时回到慈悲观的方法上来。

  

  若在修行禅定之际,获得身心轻安,心胸宽敞等的觉受之后,也当以慈悲观,愿诸亲爱,获得如是利益。若在听闻佛法,读诵佛典,自觉心开意解,亦当愿诸亲爱,同获法喜。可知慈悲观主要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所善缘,得善念反应,便当修习;但也可在修行三学六度之时,凡是善境,随处随时,均可修行。

  

  (二)其次当修,慈及中人

  

  所谓中人,是指既非亲爱,亦非仇怨。常人不易对于陌生的路人,产生关怀的心,纵然觉其可怜,总是不关自己的痛痒,为何要照顾他们。所以有些西方的老人宁愿把大笔的遗产交给他们心爱的宠物猫狗,也不愿关怀无依无靠的流浪者及苦命人。作为一个修习慈悲观的人,当在修成第一阶段的慈及亲爱之后,接下来必然会扩大慈悲观的对象范围,那就是要慈及中人。方法跟第一阶段相同,只是当在自己的身心获得种种快乐利益之时,也愿一切与己非亲非怨的人,都能获得。也可以说,当亲爱者有苦难时,自己固然要施予救援协助,当一切非亲非怨的人有苦难时,自己也当施予救援协助,纵然未能采取实际行动,心中确存有深厚的慈悲心。系念不断,不作异想,若缘异境,立即回到慈悲观的方法上来。

  

  (三)终当修习,慈及怨憎

  

  所谓怨憎,便是对于自己不友善者,是破坏者、诽谤者、打击者、无理取闹者。所以对于怨憎者,施予慈悲相当困难。一般而言,怨仇相见,瞋怒心起,是正常事,怨憎相会,即为八苦之一,岂能反而以慈悲心相待?故此须在修成慈及亲爱、慈及中人的两个阶段之后,才会修习。其方法与第一、二阶段所修者相同,所异者乃在自己获得身心种种快乐利益之时,既愿一切亲爱者都能获相同的快乐利益,也愿一切非亲非怨者都能获得相同的快乐利益,并亦希望一切怨憎仇家敌人都能获得相同的快乐利益。

  

  在《坐禅三昧经》卷上,对此第三阶段的修法,特别强调,因为对于亲爱及中人,起瞋恚生怨怒比较不多,瞋恚心的生起,主要是在对于怨家对头。故于该经说明:为何要慈及怨憎?如何来慈及怨憎?

  

  设问云:「怨憎恶人,云何怜愍,复愿与乐?」

  

  答云:「应与彼乐,所以者何?」

  

  便列了七项理由及其修习方法:

  

  1.那人尚有种种好事,清净法因,我今岂可以一怨而抹杀他的多善!

  

  2.更当观想,那人在过去无始以来无量世中,可能曾经是我亲友善知识,岂可由于现在的怨恶,而更生怨恶。我当忍彼,是我自得善利。

  

  3.当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无量,我岂可失。

  

  4.当再思惟,若无怨憎现前,从何修行忍辱波罗蜜呢?可知怨则能生我忍,作此观想,怨憎的人即是我的亲善。

  

  5.再作思惟,瞋恚者受报最重,众恶中上,无有过者。以瞋加物,其毒难制,虽欲烧他,实是自害。

  

  6.当自念言:「外被法服,内习忍行,是谓沙门,岂可恶声纵此,变色蔽心。」

  

  7.五受阴者,众苦林薮,受恶之的。如刺刺身,受苦无量,众怨甚多,当自守护,着忍革履。

  

  统一以上三阶,实则便是当以平等心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为何能够看他们是平等的?这要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看。我们当前碰到的怨家,在过去不一定是怨家,更不一定是未来的怨家;现在的亲友,在过去不一定是亲友,也不一定还是未来的亲友。怨与亲从无始以来,永远是交互而并行着的。譬如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儿女、亲戚等等,有互相友爱之时,也有彼此摩擦之时,有的兄弟姊妹时常吵架打架,有的父母儿女彼此作敌人。但通过无穷无尽的三世,没有绝对的怨家与亲家,怨亲只是因缘和合的临时现象;而一切众生都曾经跟我们有过人际关系,也可能将来会跟我们产生很好的关系。甚至今日的怨家,正好就是成就我们修行的菩萨。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众生应抱有平等的慈悲心,利益众生,并愿同与众生早离苦海。

  

  四、因缘观

  

  经说,愚痴偏多的人,宜修因缘观。此所谓愚痴,是指不明因果法,也不信因缘法。对于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能了解;醉生梦死,而又烦恼终身。

  

  传统的因缘观,是观生死流转的三世十二因缘的过程,观成即知生死虚妄,若知虚妄,便能及时从生死流转而转变成生死还灭,即是从生死获得解脱。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所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习行者,当教其观想,过去未来世的四目

  

  「生缘老死,无明缘行。」如是思惟,不令心缘他念,若缘他念,立即令还,续观:生缘老死,无明缘行。此是十二因缘中过去世及未来世的四目。即是观想:人既有生,必将有老死,因有无明,必将有心意的行为,而带动身口的行为。此处的「缘」,是指关系、原因、要素的意思,即是由于有了「生」的关系,便是有了老死的原因,「生」也就是「老死」的要素。若要无「老死」,先当无「生」。同样的,「无明」是「行」的原因,由于有了「无明」的关系,所以一定会有「行」的结果。若希望无「行」,先当无「无明」。

  

  生及老死是过去生的行为结果,若盼今生无生、无老死,先当没有过去世的行为,而其行为的产生,是因无明而来,无明是无始以来就已有了的烦恼之根本。若知无明是由梦想颠倒而有,本无实体,即是如空的实相现前,即是无我的智慧现前,无明顿时消失。若无无明,即无行,无行即无生,无生即无老死。若能如此观成,便能返愚痴而为智慧了。

  

  (二)已习行者,初阶段观成后,当教其观想,现在世的八目

  

  「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若外念诸缘,即摄之令还,继续观想,反复观想如上八目。此是十二因缘现在世的八目。

  

  此即是说,由于有了过去世的「行」为,便以行为而结集成为生命流转的主体;称之谓「识」。有了识的关系,便入胎成为胎儿,胎儿的形成是由精神及物质的结合,精神称为「名」,物质称为「色」,故当胎儿初成,称为「名色」。胎儿成形出生之时,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已经具足,由此六根门户,可以接受六尘的事物,而产生烦恼,故名为「六入」。出生之后,用身体接触到世界的事物现象,名之为「触」。有了接触,即有感「受」,有了感「受」,便对欣喜者产生「爱」着,有了爱着,便有追求的争「取」了。有了取(及舍)的行为,便有了未来的果报之因,名之为「有」。于是生死流转,受苦受难。

  

  若不希望未来再有生及老死的果报,最好便是现在生中不要有「取舍」的执着,若要无取无舍,先当对于所受的不起爱着,若盼不起爱着,先当不要执着苦乐诸受。若想不执着苦乐诸受,最好没有六根与六尘的相互接触。若想根尘无触,先当不用六根。若想六根无用,先当名色不现。若盼名色不现,先当没有过去世的「业识」积聚。若盼没有过去世的业识积聚,先当没有过去世的行为造作。若作如此观想成功,即会明确地知道,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了。

  

  (三)久习行者,当教观想,三世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可见,初习因缘观者,观十二支中的过去世的生死流转与未来世的生死还灭;已习因缘观者,但观十二支中现在世的生死流转与生死还灭;久习因缘观者,则通观三世十二支因缘段落的生死流转及生死还灭。

  

  若对三世十二因缘的过程及其每一段落的功能,都了然于心,作此因缘观时也不困难,难是难在常人较无法专注来作连续的次第观想。所以在修习因缘观时,若发现心念别缘他境,随时要回到方法上来。

  

  三世十二因缘的罪魁祸首是「无明」,对于解脱者而言,无明已明,故为智者,身为凡夫,则尚未明,故称无明,故一切不知生死中事,乃是可怜悯者,因由无明,能造后世果报而有生死。痴人不知生死起于无明,无明是从生死之间的造业受报而存续,一旦不造生死业,无明及业中断,生死亦了。佛说所谓痴人有两种类型:一如牛羊无知,二是外道邪见。因缘观能对治如此的二类痴病。

  

  五、界分别观

  

  界的意思是差别界限,类别分际。一切现象,及至观念,都有名相体用,每一种名相体用,均有其界限的范围,名之为界。

  

  《大般涅槃经》卷三六云:「着我多者,当为分析十八界等」。若依此经所言,先修不净、慈悲、数息、界分别的四种观行,如法修行已,次第获得身受心法的四念处观,得是观已,次第后观十二因缘。如是观已,次得暖法,以暖法而得信心,以暖法而得智慧;暖法虽是有为的有法,却能破除有为的有法,故此暖法,能为无漏的道相。

  

  若依此经,五停心观的先后次第,应该是不净、慈悲、数息、分析十八界、观十二因缘。修行前四观完成,即得身受心法的四念处,修十二因缘观成,即入暖位。

  

  从诸经论所见,界分别观的名称各异,另有界差别观,界方便观,分析十八界观等名。主要是从人生的身、心、环境世界,作统一和整体分析,因为人的烦恼渊薮,便是我执,我执之坚固,是来自对于自我身心及身心所在环境的颠倒想:以非我为我,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若能综合地统观十八界,便可发觉我们的身、心、世界,乃是无我、无常、空的,唯有如此,始能从苦、乐、不净的无常之中,获得智慧,获得解脱。

  

  所观十八界的界分别,便是观想:人生的存在,不过是身、心、环境,暂时的组合。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为身的存在;以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为环境世界;以觉受领知六根和六尘相接相对时所起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为心的活动。只要此三大类的任何一类发生残缺现象,自我的感觉世界、自我的价值判断、自我的执着范围,便随着变化。可是凡夫执着的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虚妄不实的以幻为真。若能经常提醒自己,自我执着的结果,除了增加烦恼,没有一点好处,便是界分别观的功能。

  

  十八界的构成要素,不出于精神与物质的两大部分。物质的部分即是地、水、火、风的四大,我们的身体由此四大和合而成,我们处身的世界,也是由此地、水、火、风的四大和合而成。此四大类的元素,均在空间之中运动,知道并且利用这四大元素的便是精神,佛法称之谓识。所以十八界能够组合成一个人的完整的生命现象,换句话说,人的自我,也不过是十八界的个别零件的暂时组合,其中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叫做自我。

  

  正由于在界分别中,以破除自身的执着为最重要,因此在《杂阿毗昙心论》卷五要说,观自身界方便,即是观自我身体的种种自性、种种业、种种相。被我人所执着为「我」的自身,即是地、水、火、风、空、识的六界。当观地界为水界润故不相离;当观水界为地界持故不流散;当观火界成熟故不淤坏;当观风界动摇故得增长;当观空界空故有食等出入;当观识界合故有所造作。

  

  该论又说,再观此身,从足至顶,种种不净充满。观察此色身现象,犹如猛风,飘散聚沙。如是观法成就,能得空解脱门种子;于彼生死厌离不乐,得无愿解脱门种子;于生死不乐已,正向涅槃,得无相解脱门种子。若于此观「得不作想觉已,观一切有为,皆悉散坏,是名界方便满」。也就是说界分别观观成,即见有为相坏,无作相现。

  

  根据《瑜伽师地论》卷二七,将此界分别观,称为「界善巧」。并谓界有十八,即是观想:眼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并且了知此十八种法的个别的界域,个别的运转,即能于此因缘而得善巧。

  

  六、念佛观

  

  五停心观,应该只有五种禅观法门,但在诸经论中,对于「界分别观」则或有或没有,没有者乃以念佛观取代之,例如《坐禅三昧经》卷上的「第五治等分法门」,即是举的念佛观,教人一心修念佛三昧。《五门禅经要用法》所云五门,即是安般(数息)、不净、慈心、观缘、念佛。其次第与本文所取者相同。因此有人说五停心观可以称为六门观。故在中国净影的《大乘义章》列出观佛观,天台的《四教仪》列出念佛观。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所言,念佛观是为「等分行及重罪人」而设的观行法门。初修行者,当教其至有佛像处,专心一意,观看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忆持,还至静所,则以心眼,观佛像相好,系念在像,不令他念生起,若起他念,立即摄念,还住于佛像相好。若心不住,其师当教行者,自责其心,既责心已,心不散乱,此时便得以心眼见到佛的像相光明,如眼所见。进而要将佛像的三十二种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忆持,用心眼一一观想,能见一佛,接着便得见二佛,乃至得见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既得见佛,又得闻佛说法。既得念佛色身,又复念佛功德法身的无量大慧,无崖底智。如若以心眼念佛色身相好,而空无所获,仍当勤心专念不忘,以报佛恩。

  

  另据《五门禅经要用法》所言:「若心没者,教以念佛,若行人有善心已来,未得念佛三昧者,教令一心观佛。」此书对于观佛念佛,说明相当详细,现在将之分层次第介绍如下:

  

  初步观佛相好,观佛像的三十二种相好,了了分明之后,即闭目忆念相好在心,若不明了,再开眼谛视佛像,至心明了,还坐静处,正意系念佛像相好,在感觉上如对真佛色身无异。

  

  已见佛像相好,了了分明,如见真佛色身后,次当还坐静处,系念自己额上,一心忆念佛身相好,额上即有佛像出现,从一至十,乃至无量。如斯佛像从额上出后,去身不远而还者,此修行者为求声闻根性,去小远而还者,此修行者为求辟支佛根性,去甚远而还者为求大乘根性。

  

  次见额出诸佛还近修行者身,地作金色,诸佛尽入于地,地平如掌,明净如镜,修行者自观己身,亦明净如地。此名得「念佛三昧境界」。

  

  继续系念在心,然后再观整体佛像相好,即见诸佛从心而出,手执琉璃杖,杖头出三乘人。末后一佛执杖在行者心前,正立而住,接着转身还入于行者心;先出诸佛,一一回转入心,若此行者是小乘人,诸佛入尽即止,若是大乘人,诸佛尽入心已,又从遍身毛孔中出,诸佛光明满于四海,上至有顶天,下极风轮,如是照已,还来入身,如净琉璃。如此观成,能生诸定,故名「一切念处」。佛所执杖,乃是定相;光明相者,乃为智慧。此非外道神仙所见,乃是「内凡境界」之相。

  

  舍前二境界,系念在脐,一心观脐,不久之后即觉脐有动相,而心系不乱,遂见有鲜白色物,大如雁卵。继续用心眼谛视,即见有莲花,茎似琉璃,台为黄金,有佛趺坐台上;此佛的脐中也出莲花,花台有佛,第二佛的脐中又出莲花,花台有佛,如是辗转层出,乃至形势如大海;末后一佛还入脐中,乃至最初一佛入行者脐中已;此时行者自身诸毛孔,遍出莲花满于虚空,此等莲花又一一还入行者脐中。到此时,行者身体,自觉柔软轻悦,自见身体明净如杂宝色。

  

  行者次观自己顶有五色光焰,更观五光有五瑞相,见有一佛在光明中结跏趺坐,更观五光之中各有一佛,一一口中皆出莲花,遍满大地。更观五光中佛,一一皆从其脐中出一狮子,吞食诸莲花尽,还入五光中佛脐中;最后,五光及佛,皆入行者之顶。此名「狮子奋迅三昧」。

  

  次观五光五佛入顶之后,行者自见己身作金色,并见脐中有物,圆满明净犹如日月。更观即见佛出,满腋下及腰中共有四佛出现,一一佛出无量圆满明净日光;以此光明即见四天下一切景色,上至有顶天,下极风轮,悉皆明了,如见掌中,无有障碍。此名「白净解脱境界」。

  

  见此境界之后,四佛还入行者腋下及腰中。然后复见白焰诸光,从行者身体的前入后出、后入前出、左入右出、右入左出。如是四种出入已,行者即见自身明净,及水四边,圆满净光。此名为「明净境界」。见此净光之后,即名为「成念佛三昧」,在四禅中。

  

  以上所介绍的念佛观,必须是在已有经验的贤者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修炼。而且在每得一种新情况后,必须立即禀告老师,时时都在老师的照顾之下修炼,才会正确安全。

  

  这里的念佛观,是观像及观想的念佛,与宋明以后中国佛教徒所熟悉的持名念佛,有所不同,然其念佛的功能,都可获得念佛三昧的境界。

  

  后记

  

  五停心观,本为修习大小乘禅定的基础方法,但是一般人总以为它是小乘三贤位的第一位,其次两位是别相念处与总相念处。三贤位之后,便是暖、顶、忍、世第一的四个位子,称为四善根位,与三贤位相加,称为七方便位又名七贤位,过此七贤位,方入声闻四沙门果的第一果阿含位,才算进入圣位的初阶。以此可知,五停心观的位次,尚属三界内的凡夫所修。因此也就不为一向以大乘自居的中国佛教所重。

  

  可是在大乘佛教诸经论中,也常见有五停心观的修行方法,特别是不净观及数息观,一向被称为二甘露门,若修离欲的梵行,当先制YIN念,故观不净;若修禅定行,当先制散心,故用数息。所以受到普遍大量的发挥介绍,鼓励修持。例如天台智顗,大力阐扬的止观法门,是从次第止观而到圆顿止观,故对于五停心观,着墨也多。

  

  中国禅宗虽然主张不落阶梯,顿悟成佛,这对于初心学佛的人,能够很快得力的,实在太少。所以自宋代后,多援用净土行的持名念佛为初机的方法,然后教导参究「念佛是谁」的话题。

  

  由中国传至日本的禅宗,也是教参公案,或教端坐正念,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但亦多教人先修数息法门,以除散乱,然后教用参禅方法。我本人在国内外指导禅修,也以教授数息为入门方便。

  

  中国天台智顗禅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说: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即用五停心观的不净、慈心、界分别、数息的四项;二者正观,即观诸法无相,皆从因缘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然此五停心观,能使行者,从有相观进入无相观,从有我的执着进入无我的解脱,乃是大小乘共通的禅修基础。

  

  若以我的看法,五停心观虽然一向被认为是用来对治五种修行的问题,其实也有更积极的功能,那就是:

  

  数息观是从安定散乱心而进入如来禅的初门。

  

  不净观是从舍欲离YIN而进入梵行乃至六根清净位的初门。

  

  慈悲观是从慈心不瞋恚而进入平等大慈悲之大菩萨行的初门。

  

  因缘观是从明察生死来去的因果关系而进入大解脱慧的初门。

  

  界分别观是从分析人生现象而进入无我、无相、无着之大般若海的初门。

  

  念佛观是从观像观想的有相念佛而进入空、无相、无愿(又云无作)之三解脱门的初门。若能作如此说明,五停心观,岂不正是大乘佛法人人必修的功课?总括言之,五停心观,便是以数息来安心,以观不净来净心,以慈悲观生慈悲心,以修因缘观、界分别观、念佛观发起智慧心。纵观整体的大小乘佛法,不就是以这几大项目为中心吗?不过初心学者,必得在贤师指导下修习五停心观,方能安全可靠。

  

  本文的初稿是今(一九九四)年年初,由蔡雅琴根据我十五年前的讲课录音带整理成文,由于时间太久,若干部分已经失磁,加上我在授课之时未曾广引禅观的经论典籍,故除数息观及不净观的两节略予删增之外,其余各节全部由我广集相关资料,重新写了一遍。此文对我自己有用,对于关心禅观修学的缁素四众应该也有鼓励及参考的作用。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深夜圣严记于纽约东初襌寺)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诸位可曾听过,禅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话吗?但今天为什么还要来听我讲禅的话呢?可见你们都受骗了。奇怪的是,禅宗却是所有佛教各宗派中,留下著作最多的。其目的何在?就是要告诉世人,禅是不立文字的,禅是教外别传的;就为了这二句话,才又讲了那么许多话。所以今天我到这儿来,还是有话讲,因为我要告诉诸位,禅是不立文字的,禅是教外别传的。所以诸位今天还是来对了。

  

  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禅有第一义谛以及第二义谛,又名胜义及世俗谛。所谓第一义谛是不立文字的,第二义谛是有语言文字的。不论第一义谛或第二义谛,禅宗都有比喻,比喻些什么?比喻为手指指月亮。由看过月亮的人,用手指指给不知道月亮是何物的人看,那月亮本身是第一义谛,手指即是第二义谛。因此文字、语言、理论都可以比喻为手指。而不立文字的,是我们清净的自心和自性,称它为真如佛性,那不是用语言文字可以介绍说明的,而是要各人自己亲身去体验的。

  

  今天的题目是「禅与悟」,禅悟的目的,也就是禅宗的目的,那必须要有理论观念的指导以及修证方法的实践。如果没有理论观念的指导,它的悟就不是禅宗的悟,所以方法任何人都可以用,若观念的指导不正确,或者不是禅的观念,从方法的修炼所得到的经验,就不能算是禅的悟境。

  

  禅的理论根据,是要把自我的中心、自我的执着、自我的意识,从肯定而到达否定。要先肯定自我,然后到否定自我,自我否定之后,连主观的、客观的对立存在,也都要否定,超越于对立与统一之上,这才叫作禅的悟境。如果还有个自我的话,不管是主观的自我或客观的自我;不管是局部的小我或者是全体的大我,只要有一种我的观念或我的执着存在,它就不是禅悟。因此,我们在介绍禅的方法之前,必须先介绍禅的理论;介绍禅的理论之前,必须先介绍禅的根源,而禅的根源就是佛教。

  

  佛教发源于印度,佛教的基本观念就是无我。无我的观念有三个原则,叫作三法印。何谓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实际上就是禅宗的悟境,就是悟境现前时体验到的无我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诸行无常,就是一切的现象,经常在变化,所以是无常。既然是无常的,凡是任何现象的存在,我们称它为「法」,法也是无我的;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在法里面,包括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都不存在,这是佛教的基本观念。离开这三法印就不是佛教。因此禅不离开佛教,也不离开三法印,而三法印的一个主要观念即是「无我」。人能实证无我,即开悟见性。

  

  二、「二入四行」修行方法

  

  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从印度到中国来时,带来了一个讯息,那就是人人都具有佛性,这点我们大家都应该相信。菩提达摩对中国禅宗最大的贡献,并非像我这样到处演讲禅法,而是留下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献──〈二入四行〉。

  

  所谓「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理入的意思,就是离文字、离名相、离思考。理在那里?理是存于所有的一切现象。很多哲学家们把本体和现象分开,可是在佛法的禅理,现象和本体是分不开的。这是说,除了自我中心、自我执着是不存在的之外,一切都是现成的。离开一切执着,你就可以亲自见理、见性,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若有人问:「没有思想、不用经验、不用语言时,头脑一片空白,像白痴一样,那算不算是开悟?算不算是理入?」当然不是。如果是的话,达摩的理入,就变作笑话了。

  

  在传说里,菩提达摩曾经在中国嵩山少林寺的后边山上,面壁九年。他是不是九年时间内专门在面壁?这是一个问题。打坐面对墙壁是没有问题,但九年之中始终面壁则是未必属实。不过这个传说是有根据的,就是菩提达摩在〈二入四行〉这篇文章里提到,「心如墙壁」,那就是「理入」的修行方法。现在我们这儿的墙壁上都挂有字画或标示,不管怎样,墙壁本身是不会动的,是我们把东西挂上去或